改革开放的活力之源——共享发展的新时代印记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题:改革开放的活力之源——共享发展的新时代印记
新华社记者
40年改革开放,“一切为了人民”始终不渝。
共享发展成果,既是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也是改革开放的活力之源。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引,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共享发展的理念正融汇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展现出一幅幅共创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壮丽图景。
“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习近平
四川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绵延的大山一眼望不到头。
一家六口人,三个残疾,两个年老多病,在大山窝里穷了一辈子的焦自营,没想到在2018年迎来“彻底改天换地”:政府出钱,帮他在通水通路的山下集中居住点建了120多平米的钢筋水泥平房,“搬出了山窝窝,还住上这么大这么敞亮的房子。”
好政策,还不只扶贫搬迁这一项。
“你看这漫山遍野的绿茶苗,都是浙江的亲人们捐赠给我们的。”74岁的焦自营掰着手指盘算着,“我家15亩地,现在都种了茶苗。一亩地流转一年300元,以后茶叶收了,村集体每家每户分红,贫困户还能多分一些。”
从焦自营家出门,绕过几道弯弯,满眼便是一片接一片的山区梯田。
忙着栽种白茶苗的村民们,喊着当地的“薅草锣鼓”号子,讲述着这批白茶苗特殊的“身世”——
今年4月,浙江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赞扬他们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这批白茶苗,正是刚刚从浙江安吉运到四川青川的。
上世纪90年代,为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党和国家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
在对口帮扶四川广元的22年间,浙江累计安排资金近90亿元。同时还坚持“开发式扶贫”,派遣各类专业人才4500多人次帮扶青川县,培养各类本土人才2万余人,并大力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20多年来,从闽宁协作到浙川协作,从沪滇合作到苏陕协作,从两广协作到鲁渝协作……反贫困的伟大斗争进程中,扶贫协作的历史写下了共同富裕的动人篇章。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习近平
1997年,22岁的米雪梅离开甘肃老家南下到广东中山,准备做一辈子“外来工”。
可没想到,20年后的今天,她从最初的女保安一步步成了企业部门总监。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在中山市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听了米雪梅发言后,鼓励她说:“你的经历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米雪梅说。
时代的烙印,印刻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发展不断进步,人的需求日益多元,决定了共享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满足,更在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以及人人都享有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山,人口流动、城乡融合,让城市人与农村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让更多的“米雪梅们”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记者在中山采访时了解到,从2010年起,中山就开始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在实施入户入读公办学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将公租房住房保障、参保医疗保险等纳入公共服务范围。
几年来,有2.75万名外来人员在中山获得积分入户资格,同时还有9.1万多名外来人员子女获得积分入读公办学校资格。
中山还努力畅通外来人员参政议政的渠道,探索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聘任优秀异地务工人员为村(居)委会特别委员。截至2017年底,全市外来人口超过40%的229个村居均聘有特别委员。
更广阔的视野范围内,全面共享理念的不断深化始终同人的需求全面发展同频共振。
在北京房山,北漂多年的张晓雅拿到了公租房的钥匙,第一次在北京有了“家”的感觉。
在新疆喀什巴楚县,依托上海持续多年的医疗援疆项目,贫困户依明·阿不都瓦依提的两个孩子成功完成了白内障手术。
在四川绵阳,受到政府和社区关照的低保户刘春梅主动去社区“爱心食堂”参加志愿服务,点滴的贡献让她“也有机会为自己自豪”。
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与不断夯实的公平正义基石,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向着全面共享的美好生活不断迈进。
“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习近平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如何更好发挥人民创造力,共同推动更好的发展?
中山市花园新村小区,有一面“微心愿”墙。今年8月15日,小区住户“根叔”贴出一个“微心愿”:“复退军人,长期病患,生活拮据,希望拥有一个电子血压计监测血压。”
很快,“根叔”就收到了一个崭新的电子血压计。在他的“微心愿”单上,认领单位(个人)一栏写的是中山市直属机关工委“爱·点餐”项目,完成时间是9月12日。
社区党委牵头建一个“微心愿”墙,一头征集公布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工作生活需求,一头协调辖区内单位、企业、个人的爱心力量来认领,通过这样的“牵线搭桥”,激活社区中的公益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40年前的改革,老百姓“吃饱、穿暖、有钱”就是最直接的获得感;40年后的今天,老百姓的获得感体现在哪?
“参与感也是获得感。”中山市政法委群众工作科科长易剑说,“改革开放40年,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让大家在参与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既客观地看到发展进步和阶段性短板,又可以贡献个人的智慧与能力,从中收获幸福感。”
四川绵阳游仙区韩家脊社区三江首座小区,是当地有名的“不卖房”小区。优雅融洽的生活环境让很多业主感觉在这里是“买了一套房、安下一个家”,即使房价比周边高很多也无人卖房。
“再多的想法说出来,不如让业主参与进来。”韩家脊社区党委书记薛燕讲起社区共建共享的探索时滔滔不绝——
通过儿童“认养小树”,整合家长资源成立“爱心家长会”,既解决孩子集中照护的问题,还发动大家参与公益和社区共建;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搭建起把各方意见转化成解决方案的平台,实现决策民主、方案公开、广泛参与、群众满意;通过“家风家训”评选,吸引居民热爱传统文化、追求良好道德风尚,共享文明和谐家园……
同在绵阳的涪城区迎宾社区,成立了“公益爱心储蓄所”,倡导“人人都有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权利和义务”,即便是老弱病残,也能通过一点一滴的奉献“储蓄”爱心,收获社区大集体的认可与回报。
“通过社区共建,大家互帮互助,社群关系更加和谐了。”迎宾社区党总支书记舒明英说。
“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习近平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在青川县竹园镇金河村中心广场上悬挂着的这条巨大横幅,提醒人们:共享发展,绝不是“坐等”共享。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需要“先富”地区“帮一把”,但更需要“后富”地区自己在奋斗上再“加把劲”。
为了破除“等靠要”思想,青川县大力实施“精神扶贫”,摸索出了一套道德积分激励机制:以家庭为单位建立道德积分台账,户公示、组公开、村张榜,每年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10%的资金建立道德激励专项基金用于表彰,形成精神、物质“双奖励”。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农民看。”竹园镇党委副书记车源说,“如今村里都把道德积分评比当做家庭的‘门面’,懒汉穷汉少了,大家在脱贫致富、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路子上你追我赶。”
共享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享发展也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安徽宣城花园村,名声在外的“安徽股改第一村”。
2013年5月,花园村大胆尝试完成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然而农民变股东后,很快就出现了“平均主义”、寅吃卯粮的思想:有人提出直接将集体账上1000多万元一分了之。村干部为了长远发展计,挨家挨户做工作才达成共识。
为了避免再度出现“平均主义”倾向,花园村在2017年10月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股权激励方案,从集体股中拿出部分股份,对村聘请的优秀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管理人才进行配股。
“不仅要让人民充分共享花园村的改革成果,同时也要激励大家继续奋斗。”村党总支书记李开富说。
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放眼广大人民群众身边的一幕幕生动实践,可以欣喜看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正不断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让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记者:霍小光、罗争光、周颖、萧永航、薛天、汪奥娜、董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