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一座老牌工业城市的创新坚守
新华社南京11月10日电 题:无锡:一座老牌工业城市的创新坚守
新华社记者张展鹏、眭黎曦
1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5家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20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这是“无锡军团”的最新成绩单。
无锡素有“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之称,也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工业的发祥地。“实业报国”的精神在一代代企业家中传承,如太湖和运河水般浸润着这座城市。
持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11月2日,中国质量奖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江苏阳光集团成为全国毛纺行业唯一获评企业。公司2017年销售收入381亿元,利税总额36亿元,具备平均每天50多个面料新品的研发能力。
据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介绍,公司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等,共承担54项国家科研项目的攻关,累计申报各类专利1837项,获授权专利997项。
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更是力求精进。记者在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看到,研发人员正集中力量攻关“集成电路和硅光子芯片共封装技术开发”等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秦舒说,这些技术是我国的短板,如能突破可以为国家光电集成、光模块、光通信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阳光和华进是无锡众多企业的缩影。无锡去年GDP突破一万亿元,重视实业、注重创新是其经济社会发展倚重的根基。
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万锭用工人数降至20人以下、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4;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云远程监控平台等四大平台,入选首批“中国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无锡雪浪数制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升级。
得益于企业集群持续创新、提质增效,无锡在前三季度各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12个主要经济指标有10个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GDP同比增长7.4%,保持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居全省第一。
及时纠偏重振产业雄风
在聚焦实业的路上,无锡一度跑偏。作为东部地区,无锡较早遇到传统增长动力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等问题,2014年之前GDP增速连年下滑,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年在省内垫底。
多位企业家提到,无锡产业一度出现“脱实向虚”的苗头,直到2015年8月喊出“产业强市”的口号,才逐步回到正轨——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增活力、降成本、优环境是无锡的“组合拳”。“十三五”期间安排不低于200亿元的现代产业发展资金,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小微企业,截至目前已兑现131亿元。此外,出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32条政策举措,每年降低成本逾200亿元。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金吕感慨道,大家感到“做实业不吃亏”,自然能调整心态,继续专注科技创新。透平叶片用了40年时间,研制核电叶片、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高端动力部件,大叶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
华云数据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入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和“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相关负责人说,无锡建成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让科技型企业可以安心在此发展。
厚待人才形成不竭动力
无锡主要负责人认为,无锡土地资源接近极限、环境容量逼近红线、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单靠大投入、大引进、大模仿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人才,瞄准“专、精、尖”,加快发展特色新兴产业。
出于这样的发展理念,无锡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人才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建立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设立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打造科技园区平台、完善孵化成长平台……
据无锡市科技局局长孙海东介绍,无锡拥有人才总量达16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突破11万人,包括245个“千人计划”专家。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3%,其中90%来自企业。
2017年无锡被评为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对此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评价说,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无锡一直以实业为本,在创新方面孜孜以求,这样的氛围勉励企业家在商业模式、技术产品等方面不断创新。
相关人士提出,经过多年努力,无锡已初步走出一条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核心的产业强市道路。一座以实体经济起家的城市,终将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