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时光流转,而影像不朽——《国家相册》背后的故事

2018-10-21 10:32:00
来源:光明网
字号

  光明日报记者 蒋新军

  1948年,昌平上下店子战役现场,战地记者袁苓冒着枪林弹雨拍下了一张照片,在他的镜头里,一位战士刚刚倒下,距离他只有五六米远。几乎同一时间,身后的战友郝建国拍下了袁苓的背影。袁苓背着枪、手榴弹、干粮袋,全部装束和普通战士别无二致,只是手里多了一台相机,而相机,正是他最有力的武器。那一年,袁苓和郝建国都只有23岁。

  战地摄影家罗伯特·卡帕曾说过一句名言:如果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袁苓和郝建国的照片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摄影记者离战场有多近。这两张照片,近日作为“国家相册 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的一部分,出现在首都博物馆。时过境迁,历史的图像依然震撼,浑朴的力量一下就击中了观众的心灵。

  打开档案馆的库藏

  1943年12月9日凌晨,日军突然包围了河北阜平柏崖村,晋察冀画报社主任沙飞从梦中惊醒,一把搂住枕边的皮包往外冲,跑掉了鞋和袜子,双脚被严重冻伤。之后,警卫员把包埋进土里,躲过了搜查。当时,晋察冀画报社在日军扫荡下,保住了许多珍贵的设备和底片,却有多名人员牺牲,蒙受了报社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

  当时幸存的两只皮包,就是最早的“中国照片档案馆”,皮包里装的,是上万张记录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的底片。

  如今,隶属新华通讯社和国家档案局的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我国馆藏量最大的照片档案馆,收藏有珍贵照片1000多万张,凝固着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成为记录国家历史的珍贵典藏。这些典藏的作品,多年来躺在柜子里,利用方式有限。从2016年9月开始,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每周推出一期《国家相册》,以微纪录片的形式,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小见大,在历史记忆与当代人感受中寻找共鸣。

  每集五六分钟,两三个人物,几十张照片,1500字左右的解说,《国家相册》在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的娓娓道来中已经播出了100期。陈小波在“国家相册”主创团队中不仅是讲述人,还是图片编辑。她在记忆中搜寻整理编辑过的照片,挑选出来用到创作中去。一集片子,她需要浏览照片近万幅,最后使用五六十张。“千万张照片静躺在中国照片档案馆里,等待被再次唤醒。”

  “请跟我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继续打开《国家相册》。”每集《国家相册》微纪录片都以陈小波这句话收尾。这些天,这句话回响在首都博物馆方厅三层。担任“国家相册 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执行策展人的陈小波,现场打开《国家相册》,使观众近距离触摸历史的质感。这是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作品首次向公众展出,现场100余幅摄影作品,绝大部分都曾在《国家相册》出现过,每一幅背后都隐藏着故事。

  为了丰富展览元素,现场循环播放精选出来的16集《国家相册》微纪录片,还展出了新华社老一代摄影记者和编辑使用过的图文资料本、底片盒、胶卷袋等实物。

  尊重摄影者的价值

  “做一个有温度的展览。”这是策展团队对自己的要求。这些照片的摄影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作品被很好地保存下来,“照片是一个将来式,或许几十年后才能看出它们的价值”。陈小波希望这些照片,许多年后仍可以和后人对话。展览中,有一个特别的单元,就是对摄影者真容的呈现。他们的肖像被印在小方台上,虽然摆放在比摄影作品更低的位置,却让人心生触动。

  石少华、袁苓、蒋齐生、侯波、陈娟美、王敬德、喻惠如、郑震孙、官天一……很多人的名字并不一定为大众熟知,但此刻,他们的作品放大后映入人们的眼帘,在心里依然能引起波澜。

  在“夜攻单县”的照片中,摄影师袁克忠在黑夜里利用炮火照亮夜空的瞬间,拍下了战友进攻的身影,炮火成了他的闪光灯,技巧让人叹服。而一张有着灿烂笑容的照片,被布置在展览的前言处,打动了不少人,一位网友留言说:“很喜欢那张一个女孩子在向日葵旁微笑的照片,真的很舒服。”其他作品里,弃笔从戎的青年、雁翎队的伤员、领到结婚证的女子、修筑康藏公路的战士、油井上的工人、摘棉花的姑娘、骑自行车的少年,一个个平凡的面孔,在影像里获得了别样的生命力。策展团队成员、《国家相册》导演郝方甲说:“我们用影像回望来路,致敬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平凡如你我的人,致敬终将汇聚成洪流的微小力量。”

  当然,镜头里也少不了知名人士。“这是巴金在朝鲜战场坑道里写作;这是徐悲鸿在斗室里为战斗英雄画画;这是侯宝林在劳动间隙表演;这是常书鸿指导临摹敦煌壁画……”在展览现场,陈小波如数家珍,不厌其烦。对于展览照片的遴选,策展团队有三条主要标准:时代的痕迹、摄影的诗性、情感的力量。

  情感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看着照片里可爱的孩子,有人提议,如果可以的话,把长大后的他们找到,来现场和曾经的自己合影。

  而情感的力量,又是最深沉的。在朋友圈里,陈小波一边邀请大家来看展,一边不断提示:慢慢看,慢慢想。这是不畏艰险、兢兢业业的摄影师为我们留下的影像记忆,时间赋予了它们更深的意义,它们刻录了光阴的故事,让历史的温度融入我们的心扉。

  去年,92岁的袁苓去世。时光流转,年华老去,而影像记录亘古不朽。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1日 11版)

[责任编辑: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