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区三州”如何啃下脱贫硬骨头
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简称“三区三州”),是脱贫攻坚决胜的关键。光明日报今开专版,聚焦“三区三州”精准脱贫,攻克坚中之坚。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帮扶干部助力拔穷根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彬
10月12日,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海子乡关坪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窝底日初刚刚从县城返回村里,村里61岁的彝族老阿妈阿力木歪杂就过来找他。
窝底日初以为老阿妈遇到了什么难题,赶忙把她迎进屋里,询问发生了啥事,没想到老阿妈说:“窝底队长,彝族年嘛你们来我家过年,到时候杀猪,你要来帮忙哈!”连着叮嘱了两遍,这才放心地走了。
窝底日初知道,帮忙是假,老乡们已经不把自己当外人才是真。
2015年9月,身为宁南县纪委副书记的窝底日初被选派为关坪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宣布最新任命时,窝底日初毫不犹豫地欣然接受:“我们对口帮扶的村是一个彝族村,而我就是彝族,懂彝语,好沟通,干这个队长最合适。”
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窝底日初带着帮扶工作队走遍了全村所有人家,笔记本记了满满一本,帮扶方案也逐步完善。之后,通村水泥路、民俗文化活动坝子、村公所、文化墙、多功能房、一村一幼、卫生室等相继建成,烤烟、林业、畜牧等产业逐步壮大,这个贫困村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关坪村年均种植烤烟超过2000亩;现有牛1000余头、羊2000余只,正逐步形成“卓作火史”畜牧产品品牌;栽种核桃10400亩、青花椒20万株以上。数十户贫困户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也把帮扶干部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决战贫困,不胜不休。今年6月,四川在省内各级各地已经派往凉山州的帮扶力量的基础上,再选派3500余人深入凉山,开展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相关市县和行业系统随即选派精兵强将分赴凉山各地,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向贫困发起了总攻。
在石板滩村,他们借助原有的养蜂基础,扶持带头大户,通过“借蜂还蜂”的方式逐步辐射到全乡贫困户,短短一个多月,40群蜂发展到60群蜂;在千万贯村,他们试种了8个不同品种的冬季牧草,牧草生长状况良好,如今已有两三尺高,村民看到效果,纷纷跑来要种子,种植面积已由3亩发展到90亩,将极大缓解牛羊过冬无饲料的难题;他们积极联系专家,开展脐橙种植、牛羊养殖等技术培训20多次,还留下电话方便随时远程指导,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永远不走的“土专家”……
三个月过去,帮扶成效已经开始显现,帮扶干部也融入了当地群众。他们说农家话、走农家路、吃农家饭,人人变得脸膛黑红,爬坡越坎健步如飞。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物质精神双脱贫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雯静
“自从有了工作,村里人看我的眼神都变了。”慈玉录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折桥镇慈王村的贫困户,从小娇生惯养,24岁没有工作待在家里,家庭开支全靠年迈的父母。经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多次上门对他进行品德教育,慈玉录振作精神,学车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在临夏州,越来越多像慈玉录一样的人转变了观念,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贫困的现状。
临夏州是六盘山片区乃至全国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2017年,临夏州被确定为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之一。近年来,临夏州举全州之力打脱贫攻坚战,积极探索有效的精准脱贫新路子,以村民知情大会、两户见面会、“三说三抓”“以德扶贫”等活动为主要载体和抓手,紧盯脱贫主体,激活群众脱贫“原动力”。
“要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在临夏州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积石山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朱育昌结合自己在积石山县白家沟村驻村帮扶工作,向贫困户谈政策谈经验,讲述脱贫故事、展示脱贫路径。脱贫攻坚巡回宣讲团是临夏州“扶贫先扶智”的新举措,脱贫典范、帮扶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为贫困群众讲政策、讲形势,“送经验、送技术”,解决贫困户“视野狭隘、信心不足、动力不强,技能缺乏、致富无门”等突出问题,实现志智双扶。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扶贫来说,道德和志气是精准扶贫工作中最难帮扶的“角落”。为了让乡亲们不仅口袋富起来,也要精神富起来,针对当地部分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安于现状、甘于贫困,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现象,临夏州积极培育选出了一批自强致富、互帮互助的先进典型,开展“我们的脱贫故事”小型巡回对谈,讲自己的“创业史”“致富经”,交流脱贫经验,为身边的未脱贫群众“授业解惑”,调动群众脱贫致富和参与建设扶贫项目的积极性,引导贫困户树立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南龙镇张王家村村民王来玉曾经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听说村里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但免费,每天还能领100块钱补助,就凑热闹报名电焊工培训,没想到这次培训改变了他的生活。因为有了一技之长,王来玉找到了工作,盖了新房子,也娶了媳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农村人口务工实际,临夏州开设月嫂、保安、家政、电工电焊、牛肉拉面等短期技能培训班,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让外出务工的农民实现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解决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而“不会脱贫”的问题,贫困户们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这样被激活。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不等不靠不要,美好生活自己创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临夏州积极寻找扶贫良方,将“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放到同等位置,大力推进“精神扶贫”工作,帮群众富口袋的同时,又帮群众富脑袋,确保早日实现贫困对象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藏区:加速向全面小康迈进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宋喜群 任维东 万玛加
做强特色产业、深挖旅游资源、加强智力扶贫……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藏区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动藏区把区域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由“被动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省藏区是极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记者近日走进四省藏区,深切感受到这里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大农牧民群众正在加速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今年我把县上给的8箱蜂、19亩林地、扶贫搬迁的钱都入股了,签完合同就出去打工,没想到刚回到家就领到1000元,真是太高兴了。”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朝勿村,村民徐小红拿到分红后,笑得合不拢嘴。
“守着薄田度日、靠着天时吃饭”是朝勿村的真实写照,根深蒂固的传统耕作方式和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一直难以改变。2017年,朝勿村在全乡率先注册成立了集体经济——卓尼县纳浪乡朝勿村富民产业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资源变资产,把资金变股金,使农民变股民。截至目前,村集体收益18万元,每户首次分红1000元,村集体年收入预计达30万元。
10月11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首届锅庄文化艺术节在欢歌笑语中拉开帷幕。远道而来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沙马拉毅将一块“中国藏族锅庄舞文化之乡”牌匾授予了奔子栏镇。当地的藏族青年男女身着艳丽的藏族特色服装,载歌载舞,让现场嘉宾、观众领略到了奔子栏锅庄舞的独特魅力。
德钦县近年来深挖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好佛山乡溜筒江村、云岭乡西当村、拖顶乡大村、霞若乡施坝村、霞若乡粗卡通村5个行政村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相关工作,同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不断升级完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积极融入互联网经济,努力为游客提供低价、优质、高效、便捷的旅游服务。2017年,德钦县旅游经济运行良好,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1%。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海拔高,水资源良好,日照充足,生态环境好,多家农产品种植企业取得有机食品认证。该县于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该项目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抓手,为边远农村的生态农牧产品进城提供畅通渠道。目前,理塘县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基本完成,乡镇服务站、脱贫村村级服务点已实现全覆盖。康定市民吴正容说:“以前买理塘农特产品,都得等他们来搞展销,现在好了,网上下单就可以经常吃到新鲜的理塘蔬菜了。”
扶贫先扶智,青海省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说,青海全面落实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和藏区六州全部学生15年免费教育政策,每年约80万名学生从中获益;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东西协作机制,采取异地办班方式向东部发达省市输送农牧区学生9500余名;深入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坚决杜绝因贫辍学现象发生,2.36万名辍学生重返校园,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
西藏:“扶贫书记”带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光明日报拉萨10月16日电(记者尕玛多吉)“措姆家今年的辣椒收成不错;加永尼玛新盖的两个蔬菜大棚一年收入六七千元,日子越过越好;泽仁学会养鸡技术,自己办起了养鸡场……”对于芒康县索多西乡谁家有些什么事,乡党委书记段世昌摸得“门儿清”,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扶贫书记”。
走在索多西乡的田间地头,段世昌几乎是无人不识。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工作了20个年头的段世昌说:“这片土地哺育了我,能让当地村民富起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今年45岁的段世昌是军人出身的“理工男”,他19岁到西藏服役,25岁毕业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水电系后,便来到昌都市芒康县任水利局技术员。
2016年4月,段世昌被任命为芒康县委常委兼任索多西乡党委书记,从此他扛起索多西乡精准扶贫的大旗。然而,索多西乡的情况并不乐观:全乡总人口786户6011人,单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有373户2248人,山高谷深,经济条件差且自然灾害频发。
“要深入到百姓当中,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群众所需所求,真正了解致贫原因,才能团结群众一起‘拔穷根’。”一番思考后,段世昌便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工作。在走访过程中,段世昌了解到,索多西乡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缺乏企业支撑,且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结合索多西乡实际,依据调研情况,段世昌很快牵头制订《索多西乡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及2016、2017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建立精准扶贫规划执行制度,要求各级压实责任,挂牌督战。
“发展产业,搞活村集体经济,让大家一起富起来。”段世昌的扶贫思路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项目,70多亩蔬菜大棚种植项目、2000亩盐井葡萄种植基地项目、规划建设库区生态养鱼项目;保存和壮大核桃、石榴等田园经济作物2000多亩,发展高效经济林示范种植400亩;组建运输车队,引导200多人进行劳务输出等等。安麦西村萨日西组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在这些产业的帮助下迅速脱贫。
段世昌深知索多西乡自身产业发展的不足,便把目光投向了东边隔江相望的四川省巴塘县苏洼龙乡,产生了“共同打造适宜双方气候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特色产业模式”的念头。说干就干。共同打造辣椒特色产业,两岸群众共种植辣椒1500余亩,帮助群众增收1000余万元;共同打造黑山羊特色产业,两岸共同养殖1万多只,帮助群众年增收300万元。
“2016年以前的索多西乡,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耕地、外出务工以及经济林收入,平均年收入才2万多元。短短两年,我们的平均年收入迅速翻了一番,这多亏了‘扶贫书记’段世昌啊。”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措乐呵呵地说。
百姓的钱袋子鼓了,村集体有了收入,段世昌便开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实现全乡100%覆盖,兴修水利、新建和机改电站、实施农村通组公路项目建设、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忙得不亦乐乎……
索多西乡3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昔日的“贫困村”渐渐走上了致富路。段世昌也被评为2017感动西藏扶贫“十大人物”典型。“段书记是咱贫困户真正的贴心人啊!”说起现在的索多西乡,村民加永尼玛告诉记者,现在全乡饮水安全有了保障,再也不受没电的困扰,通村公路、村组主干道路建设让村和村之间变得畅通无阻,家家户户都住上了两层楼的新房。
南疆四地州:按下脱贫攻坚快进键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贫困不可怕,只要我们走出家门,用我们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学技术、干工作,就一定能早日脱贫致富!”日前,和田市扶贫“扶志扶智”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新世界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阿依努尔在“劳动创造美好,脱贫致富光荣——和田地区文化扶贫主题宣讲大会”吉亚乡苏亚兰干村会场上向贫困群众传授创业经验,激励贫困群众。
针对群众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和田市文化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成立扶贫“扶志扶智”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包含60余名私营企业负责人、个体经商户、律师等各行各业爱心人士,旨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助力和田市脱贫攻坚。
在和田市伊里其乡布拉克村,扶贫“扶志扶智”志愿者服务队现场与贫困户签订了20余份就业合同。志愿者服务队员、新疆踏吉美蓝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塔来提说:“我们向贫困户提供了10个就业岗位。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向总部申请,争取100个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等北疆连锁餐厅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走出家门,外出就业,增长见识,脱贫致富。”
喀什老城区库木达尔瓦扎路是个手工艺作坊一条街。买买提·夏热提和弟弟经营的手工铜器加工店是六代传承的老字号。他说:“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这门手艺,已经23年了,店里最热销的商品是一套定价1600元的红铜水壶套装,需要手工打造12天才能制作完成。旅游旺季时,常常供不应求。有的游客看到还在打造的水壶,干脆掏出定金买下来,一天有时可以有5000到10000元的收入。”
在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联发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2岁的热孜亚·吐尼亚孜正在熟练地操作各类机器。在这之前,她在家务农,一家5口人靠5亩棉花地生活,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村委会安排她到纺织城的企业上班,由于学习勤奋,表现突出,她的工资每月都比上月高,她高兴地说:“今年年底我家脱贫没问题。”
随着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像热孜亚·吐尼亚孜一样的年轻人由此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由农民变身为现代产业工人。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努尔东·依不拉音说,阿克苏地区共有纺织服装企业330余家,产业工人4.8万人。今年以来,阿克苏地区转移就业4.11万人,其中向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就业2.08万人,占比50.6%;转移今年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979人,其中向纺织服装企业转移2997人。
被称为“万山之州”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他们着力在转变思想观念、形成长效增收机制、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上持续用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易地搬迁等措施的“输血”和“造血”中脱贫致富。
让偏远山区贫困牧民尽快脱贫,搬出“穷窝”是最现实的选择。克州结合各县市的特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的原则,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组织实施“沿边整村推进、乡镇统一规划、进城集中定居”行动。“对住进县城的牧民,草场仍然属于他们,退牧还草的政策补贴也继续给他们。”乌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杨金元说。去年,克州就有1868户7928人像买买吐尔干·阿买提库力一样,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峡谷的绿色蝶变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20多年前,怒江大峡谷被称为挂满“大字报田”的峡谷。“大字报田”是指怒江两岸陡峭山坡上随处可见的一片片庄稼地,与光秃秃的山岭融在一起满目疮痍。
6年前记者走进怒江大峡谷,见两岸山坡“大字报田”少了,绿色多了,大峡谷多了些生机和灵气。
今年10月15日,记者再次走进怒江大峡谷,再也看不见山坡上的“大字报田”,甚至看不见一座光山秃岭。从怒江边看两岸高山,只见青山叠翠,云雾缭绕;到高山上看怒江,只见绿色绒毯覆盖的山谷间,一条黄色的绸带纵贯而过。
在泸水市鲁掌镇鲁掌村怒江左岸公路上方的山坡上,原来是密密麻麻的苞谷地,坡度达35度以上。现在种上了一片片澳洲坚果苗,沿公路连片绵延3公里。“原来老百姓种苞谷收入低,还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今年州里调整产业结构,这一带的庄稼地退耕还林,种植了1701亩澳洲坚果,成活率100%,为当地76户村民增加了收入。”鲁掌镇林业站站长祝庆华边查看澳洲坚果树苗边介绍说。他算了一笔账,这76户村民(含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200元,由专业公司种植澳洲坚果,村民在公司打工每天80元,两年后这些澳洲坚果树全部交给农户,4年后挂果,预计每亩收入3000多元。村民们都觉得很划算。多年来,经济林果已成为鲁掌镇的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保障,30%的农户核桃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去年林下草果全镇年收入1334万元。2016年全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又种植芒果1760多亩,花椒11789亩。
从海拔900多米的怒江边爬上海拔1600米的大兴地镇鲁奎地村,多数低矮破旧的民房、高达49%的贫困发生率,使全村3000多群众脱贫步履维艰。村总支书记曹泽明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决心靠绿色产业脱贫,除种植中药材和魔芋,今年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种植了花椒2000亩,采取公司种植两年后交给农户的模式。在拖基一组附近坡度六七十度的陡坡上,原来的成片苞谷地变成了50亩花椒样板林。
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怒江州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8.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以上。近几年来,怒江州认真贯彻中央和云南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精神,建设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区,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子。启动公益林补偿试点获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近3亿元,4县7.6万户31万人直接受益;选聘了8559名生态护林员,每户每年平均增收9300元;实施了“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和“321156”等产业建设工程,2017年全州农民人均林业收入预计为2679元。许多乡村发展绿色产业美了环境,富了百姓。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7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