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技能是实现脱贫增收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五年来,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阶段,但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仍然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这些区域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究其根源,在于文盲或半文盲比率较高、生产技能欠缺、就业观念落后、自我增收能力弱,职业技能欠缺或者职业技能单一已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关键瓶颈。要实现脱贫增收,达到稳定脱贫,必须紧紧抓住职业技能欠缺这个脱贫增收的“瓶口”,增强其自我增收能力。要激发贫困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热情,增强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要通过学校、社会、企业等对贫困群众进行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一家一人或多人就业,实行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以此实现家庭增收和稳定脱贫。
要树立“抓职业技能教育就是抓脱贫,就是抓发展”的思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国着力加强中职院校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坚持就业为导向,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扩大招生规模,实现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使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一技之长,掌握一项安身立命的本领;着力加强中职院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教材编订,适时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增强其现实衔接性;着力加强林果园艺业、畜牧养殖业、美容美发、农业种植、汽车维修、导游、信息技术、民族手工艺、民族乐器制作等专业技能的教学,为脱贫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要培训下乡、技能到户,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在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深度贫困地区,通过集中培训、村民夜校等多种途径,加强农村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增强自我脱贫增收能力。近年来,我国加强精准扶贫脱贫职业技能培训的顶层设计,将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变为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造血式”扶贫,对深度贫困和连片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采取职业技能集中教育和培训;利用村民夜校培养贫困群众掌握实用技术,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拓宽就业领域和就业范围提供保障;促进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鼓励和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去城镇或其他省市就业创业,增强脱贫增收本领,真正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要发挥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和订单定向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农牧民职业技能。结合基层县乡自身实际,采取落户企业辅导、工人上门指导等举措,围绕各村实际情况精准施策,推动农民掌握至少一项职业技能。在村中建村镇糕点作坊、蔬菜店、服装厂、刺绣加工店、水果深加工流水线、牛羊养殖场等,使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妇女就近就地就业,增强农牧民职业技能,聚力农牧民脱贫增收。
要加大力度推动农牧区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增强劳务人员就业竞争力。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贫困地区,大多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劳务输出成为贫困地区农牧民增加经济收入,加快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基于贫困地区输出劳动人员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差的现实,职业技能培训成为推动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从量到质转变的助推器。要针对贫困地区输出劳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技能特别是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脱贫增收。
授之以鱼,三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之用。对于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区贫困群众,要稳定脱贫增收,一定要找准脱贫攻坚的“金钥匙”,探索更多更为有效的办法,着眼于学校职业技能教育、群众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推动就业能力提升,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彻底拔掉穷根,实现脱贫增收。
(作者:刘芦梅 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