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手印,一个政策,一个开始——从安徽小岗村看农村土地政策变革留下的足迹
金秋时节,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游人不断,人们通过一张张老照片感受着历史。最受人们关注的自然是40年前18位村民按下分田到户红手印的那张照片。那一张按满红手印的薄纸,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如今,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比过去大大提高,这一切都可以从这一枚枚红手印说起。而作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也留下了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变革的每一个足迹。
红手印带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记者近日在小岗村的红手印农家菜馆见到了严立华老人。他是当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当年按下红手印的茅草房就是严立华的家。
40年前,小岗村是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而闻名的三靠村。“经常闹饥荒,村里人饿肚子,不得已要去逃荒要饭。”严立华说,我们那时候三四十岁,讨饭根本上不去门。就怕人家指指点点说,这么个大劳力上门讨饭!那么多地,咋就搞不到饭吃?
严立华说,当时政策不允许,家里养几只鸡鸭,都被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生产队的18户人家,先分成两个大组,又分成四个小组,后来分成8个小组,还是不解决问题。
“一家一户分开单干!”1978年那个冬夜,包括严立华在内的18位农民做出了这个决定。他们签了协议,按下红手印。“当时我们觉得,杀头可能不一定,但是坐牢是逃不掉的。但我们都说,宁肯坐牢,也不能饿肚子。”
分田到户的效果惊人。“我家那年收的花生有千把斤、稻谷五六千斤,一家人5年也吃不掉。”严立华回忆说。
1979年,小岗村迎来了大丰收。当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3万斤,十多年来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饿肚子、逃荒要饭,在小岗村彻底成为历史。
18枚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保留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但确立了家庭的承包经营权,农民可以自主经营。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最受农民欢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
星火燎原。到1984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99%以上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800斤,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三权分置”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前几年,严立华把土地流转给了种植大户,他和家里人则专心经营起了农家乐。
“土地流转出去,我们每年有租金收入,农家乐也有收入。”老人说,“确权证在我们自己手里嘛,等合同到期,这个还是我的地。”
严立华老人口中的“确权证”就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15年,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首批颁证启动仪式在小岗村举行。小岗村的村民拿到了“红本本”,老百姓流转土地更放心了,据说还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呢!如今,小岗村超过六成的土地已经进行了流转,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比前几年翻了好几倍。
黄庆昶就是来小岗村进行土地流转的“外来户”。十年前,他流转了村里几百亩土地,用来种植梨树,合同一签就是15年。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正在帮黄庆昶协调办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有了这个证书,他的经营权有了更切实的保证,还能去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等,申请更多金融支持。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从40年前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顺应了现阶段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更为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打下了基础。“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中央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又一重大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农村土地政策稳定,不仅让农民安心,也让我们这些种植大户吃下了‘定心丸’,为我将来合同到期后再续约打下了基础。”黄庆昶告诉记者。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变“股东”
今年2月,杜永顺一家和其他几千名小岗村民一样,每人分得了350元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的分红。
“这是第一次分红!村民实际不止得了350元,村里还给我们交了新农合等费用。”已经71岁的杜永顺老人说。
这正是小岗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工作的成果。这一实践探索,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生动体现。
2016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
据了解,在清产核资和界定成员身份基础上,小岗村组建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入股了此前村里开办的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以这家公司为载体经营集体资产,经营利润按占股比例分配给集体股份合作社,合作社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按章程给村民分红。
小岗创发公司充分发挥集体资产和品牌运营作用,通过合作经营、品牌入股、招商引资,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去年,小岗村的集体收入达820万元。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从“户户包田”实现了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人人分红”。
“估计以后每年的红包会越来越大!”杜永顺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