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专家解读中央《若干意见》出台背景:让消费成为经济平稳增长“压舱石”

2018-09-25 15:18: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在我国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份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什么,有哪些看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认为,我国需要更好地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此次《若干意见》的出台正当其时。

  董超表示,《若干意见》出台的一大背景,是我国正处于消费全面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压舱石”,从而对促进消费潜力提出新的要求。

  从商品消费看,国内商品消费已经从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连续3年降至10%左右,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294亿元,同比增长9.3%。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品质消费、智能产品消费、绿色消费等方向成为热点。

  从服务消费看,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规模迅速扩大。2017年,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4%。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支出增长39.3%,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

  “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今年上半年,贡献率更是高达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董超说,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相同时期相比,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与发达国家普遍高于60%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品质消费、服务消费等供给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因此需要出台政策更好地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

  董超认为,《若干意见》有3个看点值得关注。一是将消费作为“生产—流通—消费”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和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动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居民消费率稳步提升。

  二是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既有从供给侧出发,培育重点领域消费细分市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政策,也有从需求侧出发,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的措施,从而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指明的消费发展方向与我国消费升级方向契合,商品消费上更加注重品质、便利、智能、绿色,服务消费上对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等消费热点把握准确。

  董超表示,此次《若干意见》另一大特点在于,更加注重消费促进的长效机制建设,在促进吃穿用住行、信息、绿色等实物消费,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托幼服务等服务消费基础上,更多地强调标准、评价、信用、维权等体制机制建设,以及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统计监测等政策配套,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意见的落地实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