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姥爷,我没给您丢人!”“小兵张嘎”外孙回忆入伍初心

2018-09-17 17:26:00
来源:中国军网
字号

  白洋淀,距卢沟桥120公里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

  这片美丽的土地变得不再安宁

  这里的人们拿起简陋的武器

  成立了一支让侵华日军谈之色变的

  水上游击队——雁翎队

  其中有一名英勇的侦察兵赵波

  后来成为了雁翎队的队长

  随着作家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问世

  一名生长在白洋淀、倔头犟脑

  的抗日英雄呼之欲出

  小兵张嘎原型之一的赵波

  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小兵张嘎不是某个特定的人

  当年的雁翎队队员们也都逐渐辞世

  但是这些英雄人物用血与泪

  谱写的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始终值得我们铭记

  不久前

  武警北京总队执勤四支队

  的一次讲课比赛中

  一名下士讲述了他姥爷

  赵波英勇战斗的故事

  这时我们才知道

  赵波的传人也已经参军

  并且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传人

  不断努力奋斗着

  “我的姥爷是‘小兵张嘎’”

  武警战士孟泽和他的小秘密

  孟泽在部队站岗值勤。

  “孟泽是‘小兵张嘎’的外孙?”

  像是潮水一般,随着记者的到来,下士孟泽的故事在武警北京总队执勤四支队官兵中间传开了。然而,对于更详细的故事,这些与孟泽朝夕相伴的战友们却所知寥寥,很多情况还没有记者了解得多。

  孟泽的姥爷赵波便是著名的“小兵张嘎”原型之一,担任过抗日英雄雁翎队的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队伍活跃在白洋淀地区,曾独自缴获敌人24支步枪、4支手枪、2挺机枪,缴获日本军刀1把,独自端掉敌人炮楼2座,1950年被“授予华北战役战斗英雄”,受到毛主席和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赵波资料图。

  然而,作为“小兵张嘎”的外孙,头顶“光环”的孟泽入伍后却一度想把这段经历埋在心底。如果不是那次讲课比赛,恐怕没有人知道孟泽的小秘密。他为什么不愿意说出来这段往事?他心里又在顾虑着什么?

  如今,孟泽成了整个中队的故事磁场,但是当记者面对这个英雄传人,在他深情回忆的时候,从他谦逊的目光中,我们分明能够读到一份清醒。

  讲述的每一段故事,都藏着一段真诚的思索和看齐。

  央视《国宝档案》有关赵波的介绍。

  北京卫视有关雁翎队的报道。

  “生活在从前的那片战场上,

  姥爷的英雄故事伴随我长大”

  初秋的白洋淀碧波浩淼,苇荡繁茂。

  乘一叶轻舟穿梭在宁静的水道上,两旁芦苇缓缓退后,耳畔水鸟欢快地鸣唱,给人如诗如画的陶冶。就在这片肥沃祥和的土地上,81年前,活跃着一支英雄的群众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

  白洋淀资料图。

  “就像那首歌唱得那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虎豹豺狼来了只有猎枪。这片美景也正是杀敌的好战场。”孟泽与姥爷相处只有十几年,但儿时听姥爷讲述的战斗故事,却像电影胶片一样牢牢印在了心中。

  孟泽小时候与姥爷一同住在白洋淀畔。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浩浩360多平方公里,沟渠、河道、湖泊交错纵横,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宋杨延昭曾在这里屯兵御辽,明成祖朱棣带兵在荷花淀筑修台田,清康熙、乾隆皇帝曾几十次到此巡视。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占了冀中平原,对白洋淀实行“三光”政策。祖祖辈辈生活在淀子里、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人,拿起打鸟的猎枪、打鱼的渔叉、插着雁翎防止火药打湿的大抬杆土炮,组成雁翎队保卫家园。

  历史的滚滚烽烟中,这片敌后阵地以其特殊的环境和人文,孕育了一批批文艺作品,涌现出了无数英雄的人物。孟泽的姥爷赵波就是其中之一。

  《小兵张嘎》连环画封面图。

  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小兵张嘎》剧照。

  1958年,作家徐光耀经当地渔民介绍认识了赵波。在前前后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听赵波讲述了许多亲身经历。1961年,徐光耀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发表在《河北文学》上,1963年小说被搬上银幕,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红色经典。

  “电影情节发生地就是赵庄子村,小说和电影中爬树藏枪、和胖墩打架的事都曾在姥爷身上发生过。” 孟泽介绍说,电影里演绎的场景,都是赵波实实在在的经历。“但事实远没有电影中那样简单。”

  孟泽记忆中,每逢阴雨天,姥爷都要忍受刺骨的疼痛,在他右肩膀上,留着几道长长的疤痕,那是赵波在平津战役随部队攻打永清县县城时中的4颗子弹,此后整整3年右手不能动弹,直到去世,右手还伸不开。

  赵波生前讲述抗战经历。

  “姥爷的经历要比小说惊险得多。”孟泽回忆说,那时满城都是抓赵波的布告,为了隐蔽,赵波有4个名字:赵张海、赵波、黑小子和孙继祥。孙继祥这个名字就是专门为了避免敌人盘查,专门冒充汉奸的本家。参加雁翎队这么多年,赵波的大哥牺牲在了阵地上,三弟在他的带领下参了军,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

  “嘎子的原型并不是只有一个人。”赵波成名之后,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大家对这个老英雄充满了钦佩,但是他也多次说过。小兵张嘎反映了一个时代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敢于反抗的英雄的中国人民。

  艺术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历史的沉淀,赵波与嘎子永远写入了白洋淀人民抗击侵略的历史中。

  “不要给国家增添负担,

  更不要用我的名声去赚钱!”

  是“小兵张嘎”成就了赵波,还是赵波创造出了嘎子?

  面对外界的关注和报道,孟泽记忆里,姥爷对这些看得很平淡:“要不是有电影小说,我嘎子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嘎小子吗?”但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道,这位老英雄配得上全国人民的尊敬。

  赵波(中间穿旧式军装)作为英模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观礼。

  解放战争期间,赵波肩膀受伤痊愈后,选择复员回到了家乡。

  新中国成立以后,赵波作为战斗英雄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赵波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参加全国民兵代表会议,接受中央军委颁发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一支。

  赵波作为英模代表受邀参观三军仪仗队。

  这是祖国给浴血奋战将士隆重的加冕。

  当硝烟逐渐散去散尽,这些依然屹立的英雄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没有醉享万丈霞光。面对荣誉,赵波选择回到家乡,重新成为了一个农民。

  “打鬼子是白洋淀人民共同的义务,国家已经给了我们太多优待了。”从赵波生前居住的条件,我们能够读出他心底的一份质朴。

  赵波生前住在30平米左右的两间平房里,设施陈旧,条件简陋,夏天屋顶漏雨,冬天要用塑料布封住窗户。整间屋子只有外屋墙上一面面锦旗和纪念品,能够辉映他的英雄事迹。

  孟泽回忆说,很多人请姥爷搬到城里去,但是他始终不愿离开白洋淀,“这是我战斗过的地方。”

  赵波旧照。

  生在白洋淀,长在白洋淀,战斗在白洋淀,赵波身上有着白洋淀人民的质朴和耿直。抗日战争时期,赵波所在的赵庄子村共有83户人家、280多人,其中60多人参加八路军,有21人牺牲在了战场上。日军扫荡赵庄子村从来都是空手而归,没有一个人做汉奸。当时村子就有个叫法“鬼不灵”,意思就是鬼子那一套在赵庄子村不灵。

  孟泽记忆里,姥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给国家添负担。”

  什么是负担?

  赵波的七个孩子没有一人参军,在孟泽这一辈只有他一人入伍。为什么不继承英雄的血脉?参军曾经是家里很多人的梦想,然而赵波却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赵家的孩子要在战火中为国家献身。”

  1991年,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赵波时关切地问道:“老英雄,有没有什么困难啊?”赵波干脆利落地回答道:“没有,我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他,十分满足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从不向组织提要求。

  空闲时,孟泽会经常翻看姥爷的照片,回味姥爷生前的教导。

  “姥爷在世时立下一道家规:七个孩子以后无论传下多少辈儿 ,都不许拿我的名声去赚钱!”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艰苦朴素的好传统。家里七个孩子,全部在家务农,从来没有因为赵波而得到好处。

  晚年,赵波患上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高昂的医药费压得几位孩子喘不过气。他们背着赵波偷偷向县里申请治疗费用,赵波得知后坚决要出院回家,他说:“这个病,我宁可不治,也绝对不能向国家张嘴。”

  正是外公对子女的要求,间接地促成了一家人身正言明的价值观——流着红色的血,就一定要干红色的事业。

  “外公胸前的军功章,

  一个个真的太沉了!”

  和英雄相伴,孟泽在姥爷的影响下,对军装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高考结束后,已经被某司法学校录取的孟泽又萌生了当兵的念头。已经三次拒绝的父母终于松了嘴。孟泽顺利来到武警北京总队执勤四支队某部,成为了看守监狱的一名哨兵。

  孟泽在监门哨认真执勤。

  梦想成真,孟泽心里却始终揣着一丝忐忑。虽然没有和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姥爷,但从小耳濡目染,孟泽始终把姥爷作为奋斗榜样,处处进行对标。

  怎么才能不给姥爷丢人?

  入伍后,孟泽选择了把这段经历埋在心底。填写家庭情况,他将父母的职业那一栏清楚地写上了农民二字,和任何人也没提起过自己是“嘎子”的外孙。

  然而,英雄传人的血脉里流淌着英雄的基因。当孟泽走进部队时,心中时刻翻涌着建功立业的热血。参观支队史馆、了解哨位职责、进行军事训练……部队里的点点滴滴为孟泽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每次持枪上哨,他都仿佛回到了姥爷的队伍中,成为了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

  怀着“不能给英雄丢脸”的劲头,孟泽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

  孟泽在看守所哨位上进行巡视。

  孟泽(右一)在监门哨认真执勤。

  入伍第一年,孟泽获得了一枚“优秀义务兵奖章”。手捧着小小的奖章,孟泽举轻若重,心里既激动又愧疚,“这枚奖章来之不易,但一想到姥爷胸前挂满了军功章,我才真正意识到姥爷的伟大。”

  “决不能给英雄的姥爷丢脸。”来到部队的3年时间里,孟泽决心忘记姥爷的荣耀,踏实走好自己的路。他从警戒哨调到了最重要的监门哨岗位,每天要执行验人验车的任务,准确掌握几十名犯人关押进出情况,查验超过二十余种证件,并且因处置突发情况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赵波生前获得的表彰和证书。

  担负主哨、成为预备党员、选晋士官,孟泽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战友中脱颖而出,但部队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小兵张嘎”的外孙。带着成长的喜悦,今年选晋士官后,孟泽专门带着军装在清明节回到了家乡,在姥爷的墓前,他穿上军装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姥爷,我虽然没有做多大成绩,但是我没有干过给您丢人的事!”

  今年3月,大队推荐孟泽参加了支队组织的"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比武。从来没有登台讲过课的孟泽决心和战友们一同分享姥爷的经历,在战友中延续并传递红色基因,用姥爷事迹感染和激励更多战友。

  “外公肩膀留下了4颗子弹,他用亲身行动证明了什么是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精神。我是赵波的后人,我一定要将这种红色血脉传承下去!”比武中,孟泽的讲述博得了热烈掌声,他也最终获得了第3名。

  新训班长集训间隙,孟泽(前排右一)与战友们分享心得。

  孟泽(后排正中)以饱满姿态迎接新训班长的新岗位。

  揭开“小秘密”,走到了聚光灯下的孟泽迎来了更多瞩目,但他却信心十足地期待迎接新的挑战。今年下半年,部队推荐他参加了新训骨干的集训,孟泽又一次投入了新的“战斗”。

  ”我会继续努力,把军旅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既把姥爷身上的优良传统传递下去,又替他弥补当年因伤离开的遗憾。“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