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浦东改革新名词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9月16日新媒体专电 考考你,浦东的最大特产是啥?
三林的本帮菜、南汇的水蜜桃、高桥的松饼……
都不是。
其实,浦东最大的特产是制度创新。
创新有很多种——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但是,最重要的创新,可能是制度创新。
俗话说得好,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基本的制度创新,很多管理和技术创新很可能出不来。
从开发办到管委会再到新区政府,从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再到第一个自贸区,在浦东这片改革热土上,诞生了许多制度创新。看一看你所在的区域,用到了哪几个?
1、政府向自己动刀
改革名词:“小政府大社会”
改革语录:“戴着钢盔也要顶住”
改革红利:在人们还习惯于“一个行业就有一个政府部门管理”的上世纪90年代初,新成立的浦东新区只有10个职能部门,800名机关人员编制。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事务的增加,浦东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也经历了调整,但仍是上海委办局最少的区。
改革名词:市场监管“三合一”
改革语录:“三个大盖帽”成了“一个大盖帽”
改革红利:2014年年初,浦东将区内的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大市场监管力量“三合一”,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的市场监管局。以前到一个商场,工商部门检查营业执照,质监部门检查电梯设备,食药监检查食品安全等,商场要接受三次检查。如今简化为一辆车,只需跑一趟。这项改革倒逼基层执法人员互相学习业务,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提高了监管效能。
2、给市场主体松绑
改革名词:负面清单
改革语录:“法无禁止即可为”
改革红利:上海自贸区成立后,拿出了中国第一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将外商投资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负面清单的长度从2013年的190条缩减到2018年的48条。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代表着政府管理方法和思维的巨大变化:限制自己的权力,让市场和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之后,国家又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改革名词: 证照分离
改革语录:“用‘减证’带动‘简政’”
改革红利:“负面清单”解决了企业准入的问题,然而从企业设立到实际运营,中间还需要相应的许可证。瞄准企业办证多、办证难的问题,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在建筑、食品、医疗健康等企业关注度较高的领域,用“照后减证”的方式,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难题。
3、为创新创业加油
改革名词:商事登记
改革语录:“一天就能完成企业注册登记”
改革红利:“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企业年检改年报公示……起源于浦东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早已在全国复制推广。在不需要核名的情况下,企业注册登记当天就能办结。问问你身边创业的小伙伴,有多少人的公司是通过这项改革办成的?
改革名词: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改革语录:“自主创新才是真正的药神”
改革红利:你可知道,从新药研发、审批到最后上市,中间要经历怎样的长跑?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创新药企,因为无力自建厂房,只好把研发成果当“青苗”转让给别人。浦东在全国率先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打破了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相“捆绑”的模式,通过生物医药的生产外包,让更多的创新型药企能够脱颖而出。
4、让货流钱流更畅
改革名词:一揽子关检新政
改革语录:“通关时间精确到分来计算”
改革红利:先进区后报关、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空检海放、边检边放……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在浦东的主要口岸上推行了一揽子关检新政,大大降低了货物通关的成本、缩短了货物通关的时间。你爱吃的智利车厘子、爱买的国外潮牌服饰,都是走这个通道进来的。
改革名词: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改革语录:“到境外借到了更便宜的钱”
改革红利:自由贸易账户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基础设施。不少企业通过自贸账户,在境外融到了更便宜的资金。黄金国际板等金融创新,也依托自贸账户提供服务。自贸账户搭建的“电子围网”,让监管部门有能力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实时监测,想通过自贸区从事“洗钱”等非法活动基本是不可能的。
5、引中外人士点赞
改革名词:窗口无否决权
改革语录:“只说Yes不说No”
改革红利:“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是政府服务窗口被抱怨最多的“三难”问题。经过多轮行政审批改革,前两个问题已有明显改善,但“事难办”的矛盾依然突出,窗口人员一句轻飘飘的“不行”,不知让多少人的创业梦戛然而止,又让多少人奔波在反复补材料的路上。“只说Yes不说No”,就是要求一线窗口做到不设障碍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不给否决给路径。
改革名词:直接申请“中国绿卡”
改革语录:“10万‘老外’有了第二个家”
改革红利:颁出全国首张由自贸区管委会推荐申办的永久居留身份证(中国绿卡)、全国首张本科学历的外国留学生工作许可证,明确持“中国绿卡”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浦东的一系列人才新政,让聚集于此的近10万外籍人士感慨:“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