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5年同一个地点拍摄陆家嘴,他用8万张照片见证了一个奇迹
从1994年到2018年,建设中的浦东陆家嘴影像资料,在姚建良这里都能找到,足足800GB,相当于8万张高清照片。就连一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老编辑都大跌眼镜,“出了那么多书,哪怕一个地区都很难留下这么完整的建设史料,竟然就在一个人身上找到了。”
姚建良不老,刚过62岁,眼前有大把的退休时光。可对于有28年开发开放史的浦东,他绝对称得上是“老姚”。从1992年进入上海陆家嘴集团从事摄影工作,浦东的成长他没有一刻缺席。同一个景别和角度,他连续记录下时光的痕迹:一年一张以东方明珠为原点的浦东陆家嘴俯瞰图、一年一张从和平饭店望去的浦东岸线……都是浦东飞速建设的实证。如果把它们叠放在一起看,你还会迅速“捕获”浦东壮大的轨迹。
时值浦东开发开放28年,老姚的心情,显然不能用一两个词明状。面对记者,姚建良搓着手,略带紧张地反复组织语汇,“能参与这样一场伟大的变革,用相机完成一场艰巨宏大的摄影工程,我很幸福。不,应该是我很自豪,或者说,我很骄傲……”
用相机见证东方明珠的“朋友圈”扩容
与绝大多数摄影师不同,老姚的相机并不单单是用来捕捉美,他更倾向于把它当成一个工具,纪录时代。1994年的老姚还用着成像效果不如人意的老式胶片相机,468米的东方明珠却已经落成了。这是一桩技术层面的憾事,老姚不止一次想象,如果当时就有了数码摄影,能留给后人的史料还会更丰富。
当时的东方明珠是孤独的。整个陆家嘴几乎没有一处高耸的建筑,全是低矮的房屋和青褐色顶棚,一眼望去如同紧贴地面的苔藓。老姚举起相机拍下一张开篇之作,心里却有些忐忑,“国外建一座金融城要上百年,我能不能等到陆家嘴落成还不好说”。可历史似乎有意成全,“头一年看到的风景,第二年就不一样了。高楼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到2015年陆家嘴金融城基本建成,老姚的任务也圆满了。
每年的4-5月、9-10月,是老姚认定的最佳拍摄时期,“太阳从东方明珠背后照射过来,光线充足,又不影响建筑的立体感。”老姚的拍摄方式大有讲究,“定点对位,每次都拍同一景别、同一画面,”连起来就是历史。
但难就难在要“连起来”。老姚的拍摄地选在东方明珠太空舱的下半球内。每一张成功的照片背后,囿于天气情况、玻璃幕墙的洁净程度、空气质量等客观条件限制,都需要少则数次,多则十数次的反复摄制。大多数时候是没有那么天时地利的。“天气倒好,偏偏取景的位置玻璃墙外有块脏东西”“东方明珠刚刚清洗过外墙玻璃,偏偏有雾霾,能见度不行”“一切妥当的时候,可能我有别的工作安排抽不开身”……空气质量最差的2015年,老姚从开春等到仲夏,从初秋等到立冬,直至12月初,那年的陆家嘴“对位”俯瞰图总算出炉了。
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2012年,东方明珠的下半球封闭,从此只开放上半球,这意味着拍摄地点移动了,每年对位的照片可能“对不上”。老姚慌了,他找到了相熟的东方明珠负责人,提出要去发射塔寻求角度。可当他真的登上发射塔顶,却发现这根本不切实际。塔内电波强烈,具有危险性,人上去会明显感到不舒服。“他们还吓唬我,上去一个小时,少活三年。”老姚不得不回到太空舱上半球,想方设法去克服因玻璃幕墙球面弧度变化导致的镜头成像差异。好在天遂人愿,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新的拍摄点不但没有影响照片效果,反而因为视角更高,将原先拍摄不到的建筑物,例如此后建起的上海中心,也包裹在了镜头里。
到今天,老姚一共拍摄了连续的24幅陆家嘴俯瞰图,其中2016、2017年的两版,他怎么也不肯分享出来。“先卖个关子,我想用1994年-2018年完整的照片集献礼将来浦东开发开放的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