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壮美黄河行】万里黄河第一闸:浇灌幸福河套 传承“总干精神”

2018-09-10 13:24:00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字号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以巨龙腾飞的姿势穿山越岭、奔流向前,流经巴彦淖尔平原磴口县,为这里留下了众多优美的河迹湖泊,磴口县也因此有着“百湖之乡”的美誉。但更让磴口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还有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成就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传奇。

  探秘“河套源”

  九曲黄河十八弯,位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就位于黄河最大的“几”字弯头,始建于1959年,是亚洲最大的、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大型引水平原闸坝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又有着“河套源”的美誉。

  在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北侧,就是总干渠和四通八达的灌溉水系。黄河流经巴彦淖尔,依托这些人工挖出的灌渠,灌溉滋养了美丽富饶的800里河套平原。远远望去,拦河闸气势雄伟,巍然屹立在波滔滚滚的黄河之上,已经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

  美丽富饶“干”出来

  说起拦河闸,任何一个磴口人都能跟你津津乐道,这里承载着几代人最深刻的记忆,当地人亲切地称总干渠为“二黄河”。殊不知,这条“二黄河”是河套人历经十年人工开挖而成,50余年来的扩建、修护,承载了无数河套儿女的汗水。

  当地年过六旬的华莱士种植专家武玉良,曾经亲自参与了总干渠的建设,并被授予市级劳模。

  “以前这里没有总干渠,河套灌区的所有土地都是通过黄河上开口引到渠道,靠自流引水来浇灌。没有闸门,水量没法控制,有时浇不上地,有时又非常容易造成洪灾。”武玉良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他和数以万计的巴彦淖尔人一样开始了总干渠的建设,在没有任何机械作业的条件下,硬是靠着锹挖肩挑,在广阔的河套平原上开挖出一条总干渠,结束了河套灌区自流引水的历史。河套地区也由此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灌溉面积由原来的290万亩增加到现今上千万亩,缔造了祖国的塞北粮仓,更是形成了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好干成的“总干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河套人。

  沙漠里的鱼米之乡

  9月7日上午,记者一行沿着穿沙公路我向西行驶了10多公里,来到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沙漠之中,一块块光伏板如同海浪般一层一层铺陈开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与蓝天、沙漠、草木交相辉映,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

  “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全县近七成是沙漠。眼前的这片光伏板就是近两年政府利用沙区丰富光热源和绿色无污染的优势,成功打造的万亩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9月7日上午,磴口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袁海文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除了沙地上各类繁茂的沙生植物,光伏板下还种植着沙地柏和紫花苜蓿等牲畜所需的饲草。在基地道路两侧,垂柳依依,繁花似锦,错落有致的景观带绿意盎然,别具风情。

  袁海文说,以前这一带的植被覆盖率不足5%,如今,通过引进光伏治沙项目,绿化面积达到70%以上,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除了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当地还打造光伏农业、光伏旅游,建成沙漠水稻观光区、万亩光伏瞭望塔、光伏小镇旅游区等多个区域,每逢节假日,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沙漠水稻示范区,循环养鱼的模式吸引了很多记者的眼球。黄河鲤、黄金鲫、锦鲤、鲢鱼、泥鳅等各种鱼儿游弋,稻鱼共生,不仅避免了水产高密度养殖水体的大排大灌,有效地规避了因高密度养殖的肥水对养殖基地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节约了水资源,做到了循环利用。同时,还为当地20多个精准扶贫户提供就业岗位,每年人均可增收2万元左右。

  富强村里看富强

  “以前这个村特别脏、特别乱,一到阴天下雨,连个下脚地儿都没有。这才短短两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桥流水,道路宽阔平整,还有了村史馆,成了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网红村。”7月9日下午,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的富强村,当地游客李玉霞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民居整齐划一,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通向村里的家家户户,还有摔碗酒、游乐区、农家乐等独具特色的休闲体验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临河区把富强村努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具有河套特色的美丽乡村。目前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市和自治区两级确定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先后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被自治区住建厅评为“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乡村”。2016年12月,富强村获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