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甘肃教育扶贫:多点花开结硕果

2018-09-06 15:2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气候干旱,生存环境艰苦。多少年来,一代代东乡人盼着走出大山,迎接新的生活,可由于教育发展滞后,人均受教育程度低,很多东乡农村面貌依旧难以改变。

  2018年3月10日,东乡县董岭乡土坝塬村的幼儿园终于开园了。和土坝塬村一样,东乡县春台乡周家村尕西塬社今年也修建了一个教学点,供一二年级的学生就近上学。教学点负责人唐国民说:“这里虽然很偏僻,但群众接受教育的热情很高,今年一开学,所有的学生都按时来报名上学了。”

  今年,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儿童辍学率高的“顽疾”,东乡县加大投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建设标准化校园;同时,全县上下迅速行动,省州县三级扶贫帮扶工作队、乡镇村社所有干部、广大教师利用节假日,逐村、逐社、逐户宣传《义务教育法》。

  东乡县锁南镇的马小红辍学在家,开学前,乡村干部和教师多次上门宣传教育。2月24日,她按时报名上学了,学校还给重返校园的马小红做了专门的学习辅导计划。为了让所有上学困难的学生都能就近安心上学,东乡县今年投资修建了5个教学点,使当地适龄幼儿和一二年级学生能够就近上学,彻底解决了山区孩子因路途遥远造成的辍学问题。

  和东乡县一样,在甘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突出难题在于控辍保学。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近年来,通过续建补建“两基”档案、实行“一票否决制”、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签订目标责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显著提高。

  为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甘南州组织人员逐乡逐村逐户,甚至深入到每一个放牧点摸底采集适龄儿童信息,采取免除保教费、供营养早餐、教育引导、政策宣传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动员家长送子女入园,快速提高了三年毛入园率。如今,甘南州学前3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超出省上下达指标,农牧村适龄儿童都进入校园接受教育。

  “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还不花一分钱。”甘肃省静宁县甘沟镇马坡村村民韩望兄说。马坡村幼儿园课程丰富,上幼儿园1年来,韩望兄的儿子不仅懂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善于表达。

  据了解,静宁县投入50多万元新建马坡村幼儿园,同时配备了10万元的教学设备。为了切实提高幼儿教学质量,马坡村幼儿园还新调来园长,配备了4名幼教。马坡村幼儿园是甘肃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抓住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延伸。”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说,通过实施两期学前教学三年行动计划,甘肃已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15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

  在甘肃,教育扶贫不光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一些高等院校也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反哺地方,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甘肃农业大学以扶智育人工程、产业提质增效富民工程、科技创新示范工程3大工程为统领,具体实施人才培训、产业帮扶、科技示范等重点工作任务。

  围绕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甘肃农大组建了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戈壁农业等24个科技创新团队,依托国家和甘肃省重大科技项目,通过示范推广惠农富农技术、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式,高效服务精准扶贫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中草药种植和其他农作物不太一样,高海拔、阴凉地区反而更适合种植药材,农民缺技术,我们搞农业研究就要把自己所学应用到田间地头。”在甘肃农大农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垣教授看来,身为农业科技人员,就要肩负起产业发展使命,自觉承担起脱贫攻坚中的责任。

  短短几年里,在陈垣团队的技术支持下,甘南、陇南、定西、张掖等地中草药种植新增经济效益达22亿元,药农户均增收3000元,两万多户各族群众受益。

  甘肃农大园艺学院副教授王延秀是静宁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专家院”和秦安特色林果业“专家院”的成员。“专家院”成立之前,静宁、秦安两县的苹果腐烂病发病率很高,不仅影响果农收入,对果树也造成了伤害。随着静宁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专家院”和秦安特色林果业“专家院”的相继成立,王延秀将自己研究的防治苹果腐烂病的“植皮术”广泛推广。

  “两院模式”已成为甘肃农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目前,甘肃农大在河西绿洲农业区、陇中干旱区、陇南特色农业区和甘南草原牧区等重点区域已建成专家院21个,全校共有200名教师直接参与到“专家院”的服务中,“专家院”正在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成为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的智囊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