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脱贫攻坚在行动】接受改变与创造幸福 洱源人携手共建新家园

2018-07-29 17:44:00
来源:央广网
字号

  央广网洱源7月28日消息(记者张之鹤)洱源,洱海之源,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这里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曾是洱源县的真实写照。安土重迁,黎民之性;易地搬迁,另辟蹊径。近日,“脱贫攻坚在行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洱源县福和村和郑家庄,洱源人在脱贫攻坚中互帮互助、共同建设的美丽新家园出现在眼前。

  新家园 

  2016年,福和北村七、八组的34户群众整体搬迁至洱鹤线15公里的西赤坡。按照“白族民居风格,厨卫入户、人畜分离,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搬迁农户选举出的建房理事会用“抱团建房”方式有效降低了建房单价、材料单价和运输成本。如今,易地搬迁的191人中,包括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88人全部建起了新房。

 

  罗雪坤的新家有两层,太阳能热水器、电视等电器一应俱全。央广网记者张之鹤 摄

  “房子会渗水,也会有滑坡的危险,但是从小在山上长大嘛!以前没觉得什么。”村民罗雪昆24岁和同村的妻子结婚,那时他们一家六口人住在位于山头上的村庄旧址。家里屋顶上的干散瓦时常需要修葺,每到雨季屋顶漏雨到处是水,家中的生活饮用水还得从外面挑。后来虽然通了自来水,也因为海拔过高时有时无。罗雪昆说,曾经的村子道路泥泞、只能走路通过,有时回到家满身泥土也只能烧一盆热水简单的擦洗。

 

  福和北村易地搬迁集中养殖点。央广网记者张之鹤 摄

  “现在好了,车子可以开到家门口。各家的牲口也都集中在养殖点,所以我们村的路上是没有牛屎马粪的。整个村子卫生是非常好的!”洱源县牛街乡和福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杨子赣队长介绍。据了解,福和北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投入900多万元,用于场地平整、挡土墙、道路硬化、雨污分流和村民活动室等公共服务领域。

 

  福和北村全村路面完成了硬化。央广网记者张之鹤 摄

  而村庄的绿化美化亮化,则积极发动群众,号召每家每户都在房前屋后种果树或者中药材,美化村容的同时还能靠“庭院经济”增加收入。作为驻村干部,杨子赣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但他毫无怨言,对工作、对未来都充满希望。杨子赣相信,很快福和北村就会远离贫困,那时大家、小家都会过上好日子。

  大家庭 

 

  傣族顶柱,汉族圆顶,藏式柱梁,郑家庄村的凉亭表达了民族团结的心愿。央广网记者张之鹤 摄

  在25公里外的郑家庄,汉族农户王洪康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八个字有着更深刻的体会。1959年,国家把多年游牧的7户藏族人和从西双版纳来的2户傣族人安置在郑家庄。因为通婚和迁徙等原因,村里现在共居住着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125户525人,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

 

王洪康。央广网记者张之鹤 摄

  王洪康说自己小的时候,村里还家家户户都是茅草房,现在村里变化很大。

  王洪康幼年丧父,母亲靠着种地拉扯他和弟弟长大,一家人常年只能靠苞谷果腹。90年代郑家庄村藏族干部何国祥开始教他中药知识,帮助王洪康做起药材生意,他家的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去年,王洪康靠收购重楼、黄芪等中药材销售到新疆年收入9万元,贫困已经彻底离他远去。

  现在的郑家庄村全村无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靠的便是各民族互帮互助。郑家庄村党委副书记李建清介绍,郑家庄村党支部通过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当家理财、多民族约定村规、多民族群防群治等方式加强民主管理,倡导“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各族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不论是放弃安土重迁的观念易地搬迁,还是改变耕田种地的思路购销两旺,在这片土地上,最让人动容的是洱源人在脱贫攻坚战中对“家园”的理解。他们带着对生活的激情,撸起袖子打造新家园;他们带着“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目标,为人民服务;他们带着共同富裕的承诺,与各民族同胞携手奔小康。这里的人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接受改变与创造幸福其实是同一种能力,脱贫洱源,携手共建新家园。

[责任编辑:张御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