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力帆:“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中国品牌扬帆海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重庆7月5日讯(记者 邓浩)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优势明显。对于重庆的众多企业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也给它们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7月3日,“新时代 新平台 新机遇”——“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探访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三工厂总装车间和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KD(散装)生产车间。作为重庆最大的民营进出口企业,力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海外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中国品牌扬帆海外
自2014年以来,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力帆的产品在海外销售大幅增长,SUV新车订单充足,乘用车销量增速超行业,摩托车及发动机逆势增长,大排量、个性化战略效果显现。
据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KD生产车间主任刘永斌介绍,以前汽车出口主要靠海运,费用低但耗时长。中欧班列(重庆)的开通,让物流有了更多选择。特别是紧急物资出口,以前只能走空运,现在通过铁路运输,5到7天基本就能到俄罗斯,成本比空运要节省很多。
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实际来看,“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品牌海外重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力帆在“一带一路”沿线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布局。截至2017年12月31日,力帆汽车出口排名中国汽车品牌第四位、重庆地区首位。力帆汽车和摩托车已出口到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力帆汽车已出口到全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开拓了遍布全球的500多个营销网络,并在俄罗斯、阿塞拜疆、缅甸、伊朗、埃塞俄比亚、乌拉圭、伊拉克7个散件组装厂下线。以俄罗斯市场为例,力帆汽车连续7年蝉联当地市场销量冠军。在俄罗斯街头,力帆汽车4S店也随处可见。依托于“一带一路”建设,力帆这种“资本走出去”的方式带来了更稳定和持续的出口。
沿线国家民众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力帆汽车海外事业部大区经理刘江表示,力帆坚持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这也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埃塞俄比亚为例,企业在2007年接触当地市场,2009年成立了销售公司,2012年在当地购买厂房,引进生产线,从事生产和组装业务,随后完善销售、售后、采购等服务,目前已在埃塞俄比亚实现一体化经营。
力帆在海外的工厂除了少数中方员工外,大多数员工都来自所在国,对当地的就业和税收有很大贡献。“力帆在俄罗斯连续7年销量第一,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中俄双方在许多方面实现了互惠互利。”力帆汽车海外事业部大区经理潘刚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以力帆为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贡献税收,同时带来了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据刘江介绍,在海外的企业也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例如捐款捐物、修路修桥等。中国人、中国企业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不断提升。
刘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有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力帆海外经营的底气也提高了。“作为企业,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走下去。”
重庆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在重庆,像力帆汽车一样依托“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的企业还有很多。长安汽车已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建立了海外研发中心,未来还计划在巴西投资建厂;大龙网在俄罗斯、波兰等10多个国家布点,带动5000多家企业的产品走向海外市场……
重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Y”字形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全面开放新格
重庆依托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等优势,目前已基本构建起东向、西向、南向、北向和航空五大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基本形成联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立体大通道网络,从内陆的“腹地”走向了开放的“前沿”。
2017年,重庆市进出口总额达到4508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3.1%,同比增长8.9%,总值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第12位,西部第2位,其中出口值居西部第1。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重庆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840余个项目合作,双边投资总额超过3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