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这位医生为何一直写字?原因温暖了无数人……
这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这样一张纸片刷屏,上面写着“你不要紧张,我就在你身边”“手术结束了,你很棒”……一句句话,看了让人心头一暖。
这是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麻醉医生王春为手术中的聋哑患者写下的鼓励话语。
一张纸,一支笔,几句温暖的话,缓解了患者面对手术的紧张情绪,也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感动,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之美。
6月27日下午,一场手术在丽水市中医院进行。
患者小徐出生于1992年,是一位先天聋哑人。因为患病需要手术治疗,她接受了半身麻醉。为了鼓励和安慰她,王春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文字与她交流,直至手术结束,写满了一张纸。
“以往做手术,都能与患者直接交流,这一次有点棘手。”
第一次面对聋哑患者,王春有些措手不及。这时,他注意到手术的巡回护士叶旭霞拿着一张纸,写下“打麻醉的时候人不能动,有一点痛正常的”,并把这张纸展示给即将接受麻醉的小徐看。
这给了王春启示,他把纸接了过来,考虑到小徐是近视眼,他还特地找了一支粗芯签字笔。
对于临床经验丰富的王春和同事们来说,这次手术很小,但这一次,王春尤其细心地观察着小徐的一举一动,甚至表情的变化。
手术前,王春写下“如果有什么难受的地方,你把左手抬起来”示意小徐。手术开始后,面对戴着帽子、口罩的医生,小徐的眼睛不停地转动。考虑到这可能是因紧张情绪导致,王春随即在纸上写下:“你不要紧张,我就在你身边”,递给小徐看。这让小徐脸上不安的表情有了些舒展。
“感觉还可以吗?”
“现在有点不舒服,我已经加了药,一会就好。”
“手术结束了,你很棒。”
“回到病房需要平躺6小时。”
……
几乎在每个环节,王春都给小徐写下了鼓励和叮嘱。
手术很成功,就在小徐即将离开手术室时,王春还把本该由护士做的“医嘱”工作也做了——用文字告诉小徐回病房后要平躺6小时,如果下肢出现逐渐麻木的感受也属正常。
小徐的家属在手术后对王春表达了感谢,因为这个暖心举动,缓解了小徐第一次接受手术的紧张心情。据了解,只要住院观察两天后,小徐就能出院了。
王春的同事、参与手术的赵医生,在手术后,用手机拍下了这张充满关爱的纸,发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收获了大量点赞。
但王春说,他只是做了让患者能平复心情的“举手之劳”,没想到成了“网红”,大家的称赞,让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王春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中医院从事麻醉科的工作快10年了。除了工作,王春最大的爱好就是跑步,今年还参加了丽水的半程马拉松赛。
在同事眼中,他是个把家庭看得很重的人,只要有空都会陪伴在家人身边。
这些暖心字条同样令人感动
半夜赶去手术把女儿留家里医生爸爸暖心字条感动网友
“乐乐,爸爸去医院抢救病人了,不要害怕,你是勇敢的姑娘!——爸爸”。
2016年6月4日上午,这张落款为爸爸的暖心字条,在台州医务人员中广为流传。
写这张纸条的,是台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恩。
6月4日凌晨一点多,他临时接到电话要去医院抢救病人,不得不丢下熟睡的9岁女儿。怕独自一人在家的女儿醒来会害怕,特意给女儿留了这张字条。
王恩说,平时他们夫妻都在家时,女儿都是一个人睡的。但是,只要他们其中一人不在,女儿就不敢一个人睡。“两三年前,她和妈妈在家,妈妈也是半夜去做手术,结果女儿醒了,因为害怕,一直哭到妈妈回家。”
像这样没办法陪着孩子入睡的医务人员,不止王医生一个。
医生护士就是这样,在患者和家庭之间,往往会选择治病救人。所以,向所有兢兢业业忙碌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致敬。
孩子往医生桌上放了两个东西朋友圈刷屏了
6月19日上午,正好是毛思红医生坐专家门诊。因为习惯对每一位病人都尽可能全面地仔细检查,耐心解释,时常拖延下班时间。
到中午12点40分左右,给一位患者做完治疗回到诊室,就诊桌上放着一袋面包,还压着一张字条。
字条上写着:
医生:
你好,我家小朋友觉得你中饭未吃给我们看病,一定要给你买个面包,可自己又不好意思自己给你,放你桌上,请查收。
2018.6.19
落款没有姓名。
寥寥数语,让毛思红内心顿时温暖开来,不禁对家长和孩子的举动心生敬佩。收下了这袋面包,但他没舍得吃,晚上带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孩子。
由于当天就诊的病人中有不少小病号,毛思红也不敢确定是哪位懂事的孩子。几天后,他在朋友圈回忆这件事,获得了百余人的点赞。
“小朋友,谢谢你的面包,谢谢你的善良,你给予了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勇气,愿你以后健康成长,在正能量的世界里,一直暖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