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手工艺如何走出“深闺”
作者:张立富(临沂大学教授,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立项号:17BCYJ01)
刚刚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闭幕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让观众大饱眼福。“传统手工技艺+非遗文化元素+现代设计”的新理念,呈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绝妙。无独有偶,今年《舌尖上的中国3》的播出,让山东章丘铁锅一下子成了“网红”,订单排到了两年后。“历经12道工序,18遍火候,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铁锅。”章丘铁锅的走红,更体现出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认可。
然而,并非每一项民间手工艺,都能像章丘铁锅一样凭借“网红”身份而重新焕发活力。大量民间手工艺,因保护乏力、后继无人等问题,只能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躺在非遗名录里。如何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手工艺走出“深闺”,走向大众和生活,不仅决定着民间手工艺的存续,也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融入现代生活对接社会需求
不管何种手工艺,从产生开始就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在传统社会,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为民间手工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在现代社会,与人类生活的疏离造成了民间手工艺的没落。因此,要振兴民间手工艺,从根本上讲,就要让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提高其在现代社会的实用性。
以陶瓷为例,古代每个时期的陶瓷技艺都有其代表性样式,除了官窑还有民窑,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到了现代社会,除了茶壶、茶碗这些传统陶瓷制品,还可以根据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创作出更多器具。河南钧瓷制作大师刘红生在钧瓷技艺传承中的一大经验就是注重实用性。这些年,他烧制了大量具有实用功能的器具,像高矮形制不同的笔筒、笔架、笔洗和镇纸以及以汽车为形制作的筷子架等,既以多样的形式体现出窑变与工艺之美,又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现代人的需求比传统社会中的人要大得多,小到茶碗、茶壶、各类花器,大到陈设器、公共艺术,都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关键是如何把现代人的“潜在需求”挖掘出来进而予以满足。这要求手工艺人用创新的思维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市场和审美在变,材料和工艺在变,科技也不断变革,如果没有工艺、艺术观念的创新,没有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研究,传统民间手工艺就很难存活。只有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与生活需求的作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关注和认可。
然而,对待传统手工技艺程式化和已成法度套路的东西,如法式、规矩、惯例、艺诀等,我们应该加以尊重,不要以“创新”的名义或为经济效益而轻率地改变。创新不是告别传统的使用功能,而是以适应当代生活需要为突破点,在不违背手工业生产规律,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生产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产品。
过去在青藏高原,藏族牧民用牦牛皮手工缝制各种精美的皮靴,这种藏族皮靴手工艺流传了千年。可是,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各种防水、保暖功能良好的机器加工靴陆续进入藏族群众的生活,藏族皮靴手工艺也因社会需求的缺失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这一部分手工艺的保护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实物的保存,收录在博物馆里,作为文化遗产留存。因此,传统民间手工艺保护工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东西是注定要退出百姓日常生活的,并非所有民间手工艺都适合走入当代人的生活。
2.引入现代设计 激活内生动力
设计系统的创新,是振兴传统手工艺的重中之重,这已经是学界、业界的共识。以当代设计观念转化传统工艺样式,以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转化当代设计语言,以品牌设计转化传统手工艺,在设计实践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让传统民间手工艺走出“深闺”的可行路径。
如何将传统工手艺很好地融入当代设计?是简单提取传统经典纹样,还是将“设计+传统手工艺”仅理解为单件产品的设计?这些做法和理念或许都过于初级、片面。好的设计都是成系统的,可以起到衔接性的作用,即将材料、工艺、使用者需求、文化约定和流行趣味有机结合,经典的传统工艺制品也都是成体系的,本身就包含着设计的思维。
成功的设计能够创立新的“典范”,引领新的手工艺潮流与时尚。而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培育民族工艺品牌,重塑民族的工艺意象。但是,这么多年,中国一直都缺乏叫得响的国际一流“手工品牌”,原因在于掌握技艺的民间手工艺人,大都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有限,视野思维也不够开阔,而年轻一代则在技艺上不够成熟,这些阻碍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融合。
如何让民间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无缝结合,对于老一辈手艺人和年轻的手工艺从业者,都是不小的挑战。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鼓励年轻的设计师到工艺原产地学习甚至驻守,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不断摸索,才能创造出可以对传统工艺有所回应的独特的现代设计语言。另一方面,要引导传统民间手工艺人走进现代社会,了解现代人的审美。
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已经在进行尝试。比如,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以手工艺传承人的能力培养为导向,左手牵着手工艺传承人,右手牵着设计师、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围绕“一个传承人、一门手艺、一个故事、一件作品、一个教程”,不断探索“传统手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多样化方式,在尊重和理解手工艺人技艺特征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传统手工艺跨界传承的新模式”。
“让现代设计走进非遗,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现代设计作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连接的桥梁作用。未来,要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努力培育以工艺设计与体验为核心的创意农业、创意生活产业、创意生态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同时,要探索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条件下的多元发展路径,让传统民间手工艺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走进现代产业的“大家庭”。
3.传承“工匠精神” 让产品更有温度
章丘铁锅的走红,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认可,更是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致敬。“历经12道工序,18遍火候,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铁锅。”在讲究效率的现代社会,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难能可贵。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生产与技术革新在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技术代替艺术、机器代替手工、共性代替个性、数量代替质量等,这些问题侵蚀了传统民间手工艺的魅力,阻滞了其与现代社会融合的步伐。
科技代替不了双手,后工业时代更需要“工匠精神”,这样产品才有温度。“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操守——从原料采集到入行事艺,从工艺制作到出品销售,不做假、不欺世、不懈怠、不苟且。时代在呼唤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这样的“工匠精神”也从未在中国消失过。比如,一些老手艺人对手工技艺的坚守,不仅体现了手工的魅力,也默默地阐释了“工匠精神”。
手艺人是民间手工艺的传承者,也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因此振兴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 “工匠精神”,首先要给予职业手艺人以职业尊重。为此,有学者指出,完善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如建立严格的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通过立法对“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核作出诠释,对手工艺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作出具体要求,以此强化社会对工艺文化的认知,以及匠人对职业的认同感等。还有学者建议学习日本的手工艺人才培养方式——先培养其基本心性、品德,再进行技艺传承,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培养现代学徒。此外,我们还应建立权威的手工艺行业管理机制、手工艺分类品质鉴定和价值界定管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在手工艺领域的法律法规。
传统民间手工艺需要走出“深闺”,走进现代生活。但走进现代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传统民间手工艺。传统民间手工艺中最优良的基因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能是不符合当代人生活习惯与审美的形式。对传统民间手工艺进行任何创新,都不能偏离传统工艺的风格与特点,都要保证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精良技艺与文化价值。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30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