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V观】回望甲午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它面临黄海,背接威海湾,素有“东隅屏藩”之称,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
1888年,清政府北洋水师成军,刘公岛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北洋水师提督署就建立在这里。
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军运兵船“济远”、“广乙”,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此后,历经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多次大小海战,北洋水师损失殆尽。
发生在威海刘公岛东部海域的威海卫之战,是北洋水师保卫母港和舰队的最后一战。在日军水陆两路的夹击之下,1895年2月17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京畿地区门户大开。迫于巨大的军事压力,两个月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打碎了清政府洋务救国的梦想。刘公岛,成为了中华民族心中的一块永久的伤疤。
6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刘公岛。他说,我一直想来这里看一看,受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
他登上东泓炮台遗址,了解北洋水师在刘公岛上的防务情况、威海卫保卫战和刘公岛保卫战历史。随后,习近平又来到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参观甲午战争史实展,并亲口完整念诵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威海卫”。
次日,总书记在烟台考察期间,又一次提到了刘公岛,提到了甲午战争,他说:“看看甲午海战之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在又是一次大变革之际。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各就各位,作出自己的努力,作出自己的历史贡献”。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节点上,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刘公岛,回望甲午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央视记者 申勇 爱民 史伟 晓光 汉明 孙川 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