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用典启人心扉
又是一年高考时。从去年9月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内容。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准备一份特殊的备考资料。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的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均有参考价值,这是人生的大考。党建网微平台和您一起来学习。
天下篇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典出】《礼记?中庸》(战国至秦汉)
【释义】万物竞相生长而互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互不冲突。体现了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中国共产党愿广交天下朋友。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典出】孔子《论语?季氏》(春秋)
【释义】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人、诚实的人、见多识广的人。
任贤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习凿齿《襄阳记》(东晋)
【释义】伟大的功业必须要人才来实现,伟大的事业也因人才方能不断壮大。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魏源《默觚下?治篇》(清)
【释义】对于人才,越求贤若渴就会越来越多,越弃之不用就会越来越少。
事业篇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孙中山《建国方略?孙文学说》
【释义】如果人的心里相信事情可行,则移山填海的难事也能有成功的时候;相反,如果人的心里不信事情可行,那么即使是反掌折枝这样容易的事,也不会有收到成效的时候。
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荀子?修身》(战国)
【释义】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改革创新篇
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周易?系辞下》(战国)
【释义】事物到了窘困穷尽的时候就应当有所变化,变化之后才能通达,通达之后才能长久。
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典出】文子《文子?上义》(春秋)
【释义】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非要遵循旧俗。
治学篇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张之洞《创设储才学堂折》(清)
【释义】这段话阐述了国家、人才、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张之洞认为,国家的强盛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学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礼记?学记》(西汉)
【释义】玉器的制作,是用轮子带动转盘和搅拌好的解玉砂,以此把玉料剖开并慢慢琢磨成器。人同此理,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增长才干、修身立德才能获得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
【释义】陆游勉励儿子子聿做学问要早下功夫,坚持不懈,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毕竟还是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注重亲身实践。
修身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司马光《资治通鉴》(北宋)
【释义】才能是品德的支撑,品德是才能的统帅。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刘昼《刘子?崇学》(南北朝)
【释义】凿井的人总是从很浅的土坑开始,然后挖出极深的井,比喻从极细微的积累开始,只要坚持不懈,必然成就事业。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典出】王冕《墨梅》(元)
【释义】墨梅并不以鲜艳的颜色吸引人、讨好人,博得人们的赞美,只愿散发缕缕清香,充溢在天地之间。习近平的引用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慕虚名、注重实绩的真抓实干的作风。
为政篇
中国古人说:“口言之,身必行之。”实现亚太更大发展,需要每个成员脚踏实地拿出行动。
——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典出】《墨子》(春秋战国)
【释义】从政之人,嘴巴上说的,行动一定要做到。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们党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我们党更好担当使命,总结运用成功经验,正视解决突出问题,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典出】董必武《题赠〈中学生〉》
【释义】逆水行舟的时候,用竹篙撑船,稍微一松劲,就会后退很远的距离。指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千万不能松懈。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典出】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西汉)
【释义】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也只能看作走完了一半。言下之意是说,最后一段路程才是最困难的。现多用来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努力去做。
报国篇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戚继光《望阙台》(明)
【释义】这两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民族的赤诚,自己有一腔抗倭报国的热血,又蕴含了对家国的忠贞。
今天,海南广大干部群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胡适《独立评论》第7号,1932年7月3日
【释义】每个人要为革命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但革命事业的成功未必就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实现,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