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北调润津沽 综合效益超预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天津6月4日讯 南水北调工程意义深远,综合效益远超预期。如今,南水北调已成为天津市至关重要的供水来源,其生态供水更是极大改善了海河水环境,为天津市绿色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资料显示,引江通水一年来,天津新增城市供水量3.9亿立方米,供水区域覆盖中心城区、环城四区、静海区和滨海新区部分地区,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超过常住人口数量一半的天津居民从中受益,较好地满足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战略性突破。
引滦引江:双水源来保障
天津是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属重度缺水地区。引江通水前,城市生产生活主要靠引滦调水解决,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要靠天吃饭,地表水利用率接近70%,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崔海涛表示,通水三年多来,天津市引江供水系统整体运行平稳、水质良好,累计收水25.73亿立方米,水质常规监测24项指标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全市形成了一横一纵、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供水格局,水资源保障能力实现战略性突破、达到新水平。
“为了保证供水安全,我们配备了运行管理经验丰富的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运行方式为4班3运转,每班工作8小时。”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引江市南分公司泵站管理所技术负责人孙喆表示,运行人员在主控室便可实现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运行人员每小时对设备设施进行巡视记录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饮水思源:增强节水意识
“自来水腌咸菜,汽车没有骑车快,小白菜西红柿搭着卖。”这是一句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津的顺口溜。从南运河水和海河水到滦河水,再到长江水,关于水,天津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
“以前喝水略有点咸。在壶里做水,之后水垢就特别多,每3个月就得清洗一遍。如果要用水浇花,得先沉淀一会儿再用。”家住天津市红桥区龙禧园的刘女士对于能喝到长江水感到非常高兴,“大家都知道节水的重要性了,家里洗青菜剩下的水就用来擦地了。”
天津市水务局水保处四级调研员鲁刚表示,引江水的到来还有效促进了城市水生态环境改善,中心城区环境水质明显好转,4条一级河道共8个监测断面全部优于V类水,实现100%达标;同时加快了天津市地下水压采进程,2015、2016两年累计压采地下水4757万立方米。
降低成本:创造发展空间
水是生产之要,水权就是发展权。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使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制约,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机会和空间。有力促进节水工作的开展,带动发展高效节水行业,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
据了解,南水用于城镇生活和工业,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江水的到来,通过置换城镇、工业长期挤占的农业用水,可有效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
天津津能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助理刘国树感触最大的是进厂的城市再生水的品质有了较大改善,企业用水成本降低,用水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比如,再生水指标(硬度)从2014年的6.5毫摩尔/升下降到2017年的3.85毫摩尔/升,降幅达到40%;单位产品用水成本从2014年的5.802元/Mwh下降到2017年的4.693元/Mwh,降幅达到19%。(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