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中国科学家点赞!
“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在我们的心目中
科学家是这样一群人
鬓发已经花白
眼睛布满血丝
甚至已经临近生命的终点
但仍在尺笔旁、电脑前
为了那份理想奋斗着
他们的理想很小
小到在一个领域
一钻就是一辈子
他们的理想很大
大到用自己的努力
让中国的科技事业
漫天繁星、生生不息
他们为何如此执着?
这句沉甸甸的话
是期盼,也是责任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
创新、创新、再创新
这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
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一件件大国重器的成功研制
撑起了中华民族
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脊梁
国产大飞机C919
复兴号动车组
超级计算机
蛟龙号潜水器
北斗导航卫星
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
FAST“天眼”
一次次科学技术
创新突破的身后
是一代代科学家
耕耘许久的付出与坚守
“ 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这些让中国人倍感骄傲的科学家
你一定不陌生
从一曲星梦“东方红”
到嫦娥探月“鹊桥会”
每一次中国卫星发射时
都能看到他期待而又疲惫的双眼
探索太空这条路
曲折而又漫长
他始终陪伴着中国航天
从一无所有到一往无前
他叫孙家栋
一入大山
就与世隔绝14年
他的眼睛闭上了
中国的“天眼”却慢慢睁开了
世界天文史因他而改变
每逢听到他的名字
我们总能骄傲着落泪
南方有仁东
追寻天星梦
他叫南仁东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超导大战”中
他在科研条件最艰苦的时候
带领团队
自制设备、不分昼夜地做研究
坐了四十年冷板凳
最终坐出了中国的超导强国地位
他说
很多人把大师的成就归功于天才的智商
不要忘了在他们成功之前
从没有比你我少走任何一分的弯路
少遭遇任何一分的坎坷
他叫赵忠贤
1930年出生的她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
青蒿素
用去了她大半生时间
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
不仅在几十年里
为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她说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她叫屠呦呦
“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这些敢为人先、矢志创新的科学家
是民族的脊梁
1982年
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他写道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27年后
他不顾一切地放弃了
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
毅然决定回到祖国
他说
“祖国高于一切”
他带领团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凌晨两三点办公室仍然灯火通明
父母离世时他忍痛未归
最终,他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
他叫黄大年
他第一次认识到
量子世界的诡谲离奇
开始沉迷其中
为何会有量子叠加、量子纠缠
这些奇异的现象尚无答案
但他掌握了先进的量子技术后
迫切地希望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
抓住这次赶超发达国家
并掌握主动权的机会
为此,他枕戈待旦、孜孜不倦
……
他叫潘建伟
由于一些国家长期垄断
热塑性弹性体SEBS技术
他每次跟随考察团出国
都受到国外公司的冷嘲热讽
“这是世界顶尖的东西
没有技术积累
想碰它只能是异想天开”
他带领项目组从零起步
日夜不停,艰难攻关
20多年来
无数次地经历失败
又无数次从失败中站起
中国人最终有了自己的SEBS
他叫梁红文
“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这些扎根沃土、造福人民的科学家
就在你我身边
艰苦援藏16年
潜心从教30载
扎根高原行程50多万公里
他带领团队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
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
填补了国家植物基因图谱中的空白
却不幸牺牲在科研第一线
他自己就是一粒种子
让科研的精神生根发芽
他叫钟扬
二十多年扎根农村
没有一点项目经费
但他和纯朴的农民打成一片
渐渐地热爱上这片土地
整日行走在泥泞的田间
他靠不懈努力攻克了
农业科技一线的多项难题
研究出治理蚧壳虫的组合方案
虽经历过贫穷
但他以实际行动不断改善生活状况
甚至改变社会
他叫万晓芹
他的工作是研究
大自然可怕的泥石流
行走峭壁悬崖,跨过百米深渊
30多年
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每到节假日
他就出发
去最危险的地方考察
工作日的时候
他办公室里的灯
永远都是最晚熄灭的
他说
中国的科学家
拼是一种时代符号
他叫崔鹏
……
当大国重器
一次次点燃我们的民族自豪
当创新成果
实实在在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
中国的科技工作
队伍正在壮大
领域正在拓宽
成果正在显现
科技强国的蓝图
正在徐徐展开
“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璀璨繁星耀中华
科苑葳蕤创未来
当他们的辛勤付出日渐开花结果
当你我的生活更加便利
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崭新时代
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