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他是喜欢当老师的医生 他是热爱创新的50后
协调:蔡珊珊
采写:王倩 丁振球 郝俊
摄影:汤铭明
在中山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名师中,王连唐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唯一一名在职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病理学教研室主任;他又是年龄最大的老师——在中山大学从教近40年。在医院里,他妙手仁心,被评为“中山大学名医”;在教室中,他言传身教,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称号。
这两种身份都是王连唐毕生所爱,“我一个人能救的病人是有限的,但我教的学生,他们可以救更多的人。”
A 传承师魂,从教四十年如一日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连唐是第二胶片厂的技术工人。在工厂里,他只要有空,便拿起书来学习,这个爱读书的年轻人很快引起了厂长的注意。在厂长的推荐下,1975年,王连唐南下广州,进入中山医学院学习。这段南国求学的经历,奠定了王连唐此后近四十年的从教生涯。
“当时中山医的老师们,上课时头发梳得光光的,穿西装打领带,有派头有讲究。”说起当年的老教授,王连唐至今深感佩服,“他们课前会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讲课,一招一式都要练,比演员还认真。更厉害的是,我记得有的教授能用左右手同时在黑板上画人体的不同器官图,真的是绝活。”
见识过老一辈教育家扎实的功底和严谨的教风,王连唐一直希望自己能向他们看齐:“老师不能太依赖器材和设备,比如PPT一坏就没法上课是不行的。”
今天的王连唐,也坚持正装上课,从不迟到。而且上课之前,他总要大声喊“上课”!然后要求学生起立。“现在的大学老师很少这样要求学生,不过我还是坚持,这是老中山医的理念,表示老师与学生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能让学生们振作起精神。”
从一个爱读书的年轻人成长为坚持学习的学者,王连唐一直践行着“终身学习”的目标,即便进入中山医工作后,他也一边工作,一边读完了硕士和博士,“作为老师,自己首先要热爱学习并善于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适应新的时代对老师的要求。”
从教近四十年,王连唐在变迁的时代里传承严谨教学的中山医师魂,又在发展的年月中汲取新时代的营养。
B 玩转教育技术,新编教材可扫码读图
中国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手段滞后一直备受诟病,王连唐已经主持编写了三本《病理学》教材,他深有感触。如何让教材跟上时代?“50后”王连唐常常和“90后”的学生们碰撞交流,从他们身上获取最新的技术知识和思维方式。
进入互联网+时代,坚持学习的王连唐开始涉足医学新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尝试,他常躺在床上“胡思乱想”: “成天看年轻人拿着手机这里扫扫那里扫扫,能付款也能打开链接,这办法好,为什么不用在教材上呢?”2018年1月,王连唐主持编写的“十三五”高等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病理学》第3版出版。他首次大胆应用二维码技术,使最新版的《病理学》成为融媒体教材。
“以往教材上的图片学生看不明白,传统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反复看,现在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了,完全可以用数字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扫描教材中的二维码,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将教材的图片放大数倍,并随时移动,清晰地观察切片中每个细胞的形态。此外,血栓在人体中形成过程等知识点也被制作成动图,配合老师的讲解音频链接到二维码中。 今年,王连唐还打算将视频教学的内容也添加进去,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堂的理解与课下的复习。
教材修订并非易事,而创新更是要历经艰辛。技术、经费、政策都是难关,王连唐一个接一个“啃”下来。因为涉及教材修订和网络内容,王连唐还多次往返教育部、工信部,为了不耽误广州的工作,他常常选择“红眼航班”,凌晨三点出发,后半夜又赶回来。
“没人要求我这么做,除了出版社给的稿费我也没有任何收益,但只要想到能让学生受益,我就觉得值。”新教材引起了多所高校甚至港台高校的注意,全国发行将使受益范围更大。王连唐的“胡思乱想”则还在继续——肿瘤细胞形态各异,能不能让计算机进行扫描并建立大数据库,通过深度学习建立肿瘤细胞先进的数学模型?手机摄像头技术突飞猛进,能不能向专业方向发展,比如通过手机实现显微镜甚至磁共振的功能?“虽然都是胡思乱想,但说不定真有那么一天能实现。”王连唐笑着说。
C 甘当人梯,愿给学生攀登的肩膀
“科学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我掌握的东西迟早会过时。所以,我最希望的是,学生们都能站在我的肩膀上。”
王连唐曾经在图书馆门口碰到一个八年制的医学生,因为一门课只考了七十多分很不高兴。王连唐安慰他说:“七十多分及格了,可以了。”学生却更不高兴了:“及格算什么?”
“及格算什么?有志气!”虽然被学生“怼”了,王连唐却高兴起来,从此他格外留意这个倔倔的孩子。“在饭堂吃饭,我发现他一边吃汤粉,一边看书;在课堂上课,我发现他永远坐第一排,仔细看看,他的眼镜片都磨得发毛了。”学生有志气,老师就更有动力,王连唐巴不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因为好学而“怼”他。
王连唐是一个在工作上敢于“胡思乱想”的人,在指导本科生参与业余科研活动时,也鼓励学生要敢于“奇思妙想”。他的学生赵晓苗深得其法,在实验频频失败的情况下认真分析实验步骤,几天之内就攻破了其他同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王连唐的指导下,赵晓苗本科期间业余科研论文获得第七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并发表在《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上。如今,赵晓苗也成为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生殖医学副教授。
王连唐的研究生柯尊富和陈文芳,也都分别在国际顶尖杂志《Cancer Research》和 《Nature》上发表了多篇创新性的论文,如今他们在血液循环肿瘤细胞和器官移植病理方面成为小有名气的专家。王连唐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骨肿瘤发病机制,而研究生的方向却与他不同,这都源于王连唐启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培养理念。在他眼里,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我能医治的病人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我的学生将来能医治更多的病人。现在最需要的是人才,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任务。”王连唐对学生有着诸多的期待,并给予最大程度的包容与帮助,在他眼里,造福学生,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他近四十年来的追求。
“当老师最宽慰的就是走在校园里,很多学生跟你打招呼。”不知不觉,王连唐在校园里已经走了近40年。他依然为学生成才感到欣喜,依然为造福学生充满动力。从教近四十年,他不仅在发展的年月中汲取新时代的营养,更在变迁的时代里传承严谨教学、善待学生的中山大学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