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独一无二“勒仓莲” 乡民致富好帮手
中国网山南5月13日讯(记者 吴佳潼)“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第一站——西藏行12日来到西藏山南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实地了解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情况。
勒门巴民族乡简称勒乡,位于错那县西南部,是整个错那县乃至全国重要边境乡镇之一,下辖2个行政村——勒村、贤村,常住54户140人,其中藏族54人,门巴族86人,是较少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2006年,门巴戏“阿吉拉姆”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勒乡平均海拔2350米,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以种植出上等的高原茶,目前勒乡茶叶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勒乡属于半农半牧乡,百姓收入主要靠种植和加工茶叶。据勒乡数据统计,2017年加工出茶叶17782.86斤,创收205.5105万元。
据了解,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8月15日,由部分勒乡勒村、贤村村委会班子成员,农牧民群众共计100人组成。合作社主要经营茶叶种植、清茶加工、嫩茶加工以及销售。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茶叶。”勒乡党总支书记李佳告诉中国网记者,“海拔高,雨水充足,紫外线强,无农业污染,且全部使用农家肥不用化肥,使得茶叶有机成分高,抗病能力强,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
勒乡的茶叶为勒仓莲,属于高山茶,半野生茶,1971年开始培育种植。目前,勒乡共有茶田面积693亩,截至2017年底可采摘茶田210亩,其中旧茶田144亩,新播种茶田66亩。
通过茶业收入,茶农们也享受到更多惠农政策,勒乡实施一系列实招:为在校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000元/人/年,为农牧民群众购买合作医疗保险40元/人/年,购买碘盐6袋/人/年,为全乡群众购买价值5万余元的粮食。“茶叶促进增收,致富成果共享。”李佳说。
“我们实施‘请进来 走出去’政策,进一步促进我乡茶业发展。”李佳介绍说,“我们会从各个渠道学习其他地区茶叶种植的经验,分享给茶农,并组织人员到其他地方学习、培训茶叶播种、采摘、加工等技术,同时也请过如安徽祁门红茶的专业人员来我乡实地考察和培训。”
今年24岁的格桑次仁年纪轻轻,但已经有4年的采茶经验。“现在采茶收入比以前多多了。”格桑次仁边采茶边告诉中国网记者,“以前跟着老人一起采茶,现在自己也可以单独采了。”
“勒仓莲可采摘的部分为大叶子和嫩叶,可制作成红茶、绿茶和茶砖等。其中大叶子一般做砖茶,嫩叶做红茶、绿茶。”错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索朗德吉对中国网记者说。
合作社按照小组进行采茶工作。“我们从早上9:30开始采茶,一直到晚上18:30,中间13:00-14:00为午休和吃饭时间。”格桑次仁说,“我们分工特别明确,采茶的人专门采茶,制茶的人专门制茶。”
茶叶采摘回来以后就进入到制茶流程。“一般4.5斤新鲜采摘的茶叶可制作成1斤的成茶。”勒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次仁对中国网记者表示。
茶叶制作一般按照揉捻——发酵——烘干等程序最终制作成茶。“揉捻需要2个小时,发酵需要5-8个小时。烘干分为两次,第一次大约半小时左右,将茶叶放凉以后再进行第二次烘干,这个过程需要5-8个小时,茶叶越干越好。”罗布次仁说。
由于要制作成红茶和绿茶,“茶叶制作工序略有不同。”勒门巴民族乡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会计边巴次仁向中国网记者介绍,“制作红茶时,茶叶采摘完要进行短暂烘干,再放进机器揉捻,进而发酵和烘干;而制作绿茶时,茶叶采摘完要进行短暂烘干,之后要炒茶5分钟左右,之后手工揉捻10-15分钟时间,最后烘干。”
“现在茶叶质量更好,销售价格也提升了。”罗布次仁说。目前,合作社的红茶1850元/斤,绿茶1650元/斤。“销售价格提升了,茶民的收益更多了,生活也更好了。”
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不免遇到问题。茶叶成活率低、晒茶室规模小,导致茶叶堆积发生叶片黏烂等现象。“我们正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李佳说。
对于未来,“我们将按照走自己‘路’,创自己‘品牌’,建自己‘商标’的思路,通过多种途径将勒乡茶叶从山南推向国内外市场,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这份来自高山的‘美味’,也让这种高山的‘美味’造福更多勒门巴民族乡民。”李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