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国家最大 青春永恒
2008年5月20日,四川映秀,一男子在看一幢被地震严重摧毁的房子。2018年4月18日,地震十年之后,目前的映秀镇。(图源:新华网)
汶川,映秀。汉白玉雕成的破碎时钟定格在这悲恸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地震,在中国的“心腹之地”映秀,划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吞噬近9万条鲜活生命。山河变色,草木同悲。
十年后的今天,你是否还记得那一刻,在做什么?似乎每一个答案都不尽相同,但那一刻过后,每一个心愿都相同:“汶川不哭!”“汶川加油!”
那是一场与时间争夺生命的角逐,一场与死神的隔空赛跑。人民至上,废墟中雄起中国力量。
震后不到30分钟,解放军总参谋部启动应急预案。驻灾区的成都军区6000多名官兵和武警四川总队3000余名官兵紧急出征,开赴灾区一线。震后不到1小时,新华社播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当天下午4时40分许,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搭乘专机赶往灾区……国家减灾委、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等启动应急预案,派遣救援队伍,调拨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发出紧急呼吁,号召全社会伸出援手。
震后,震中地带已成“孤岛”。灾区道路损坏严重,电力中断、通讯中断、地面救援部队难以抵达,十五勇士从五千多米空高“惊天一跳”进入灾区了解灾情。解放军战士冒死打通生命通道、青年救援队雷霆挺进受灾重地、满载救灾物资的车队行驶在路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志愿者赶赴救灾一线……灾区,那一刻,是中国的唯一牵挂。
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迸发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一个个急促的时间刻度,清晰地记录下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亲临一线,与最需要他们的人民在一起。美国红十字会驻中国地区代表雷伊斯感慨,“你们确实有一个能帮助人民的强大中央政府。这十分重要。”一个民族同生共死的深情凝聚于此,一个国家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于此,一个政党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现于此,一种全民力量的雄起在于此,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在于此。灾难有多大,中国就有多强。
有些故事,往往在回望中会更加清晰;有些精神,往往经过时间的沉淀而愈显珍贵。国家最大,灾难中激活民族情感。
那年5月,中华大地奔涌空前规模的爱心热流。南京一名拾荒老人,在募捐点的宣传牌前止步,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成都数百“的哥”冒着余震赶往都江堰抢救伤员,许许多多城市,献血长龙将血站“挤爆”,成千上万的普通人用朴素的行动,诠释着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一笔笔“特殊党费”,表达着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我们都是汶川人!”成为震撼神州的强音。“我们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共同心声,又一次道出这个民族历尽磨难而弥坚的生命宣言。在这场举国上下的民族行动中,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百折不挠和顽强不屈。
时间,播下的“种子”会生根发芽,积攒着生命成长的能量。
“5·12”地震发生那年,程强和小伙伴去游泳而逃过一劫。震后救灾中,印有“空降兵”字样的头盔,深深记在他心。当部队踏上归途时,程强挤在道路旁送行,高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的牌子,立下承诺誓言。2013年,程强应征入伍。18岁这一年,他成了那绿色身影中的一员,正如当年他高举的那块横幅上写的一样。震中映秀镇被掩埋近125小时的蒋雨航,被上海消防官兵救出生还。“是消防官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要成为他们!”当年年底,蒋雨航报名参军,如愿成为上海消防战士。青春年少,感恩回报,长大后我成了另一个你。
一次次灾难忧患的严峻考验,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一场惨烈的天灾变成新跨越的起点。青春永恒,重生中迎接喷薄朝阳。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当年响彻中国的呐喊,灾后重建中依然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
震后仅一个月,国务院即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全国近2/3的省份行动起来,对口支援重灾县市。一位去过灾区的网友说,“在我眼里,灾区每一幢新建筑,都是一面飘扬的国旗!”
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汶川映秀镇,他说:“我很牵挂这个地方,10年了,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
在绵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南京大道、昆山路、南通街、苏州公园等等,各条主干道都是以江苏对口援建的20个市县区的城市名称来命名;在青川,浙江茶产业链条“嫁接”到四川青山绿水间,仅援建一个300多人的茶叶合作社,就让200多名农民脱贫……汶川、北川、绵竹、青川,“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灾区的山川城乡,一度破碎的山河已焕然一新,川陕甘41个重灾县(市、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超越震前水平。涅槃重生,灾区如朝阳已跃升在地平线上,奔涌出活力四射的磅礴气象。
奔腾不息的岷江,把灾难与痛苦沉积在时光深处,也把气壮山河的声响激荡在岁月的天空。从瞬间“归零”到原地起立再到发展起跳,人民、国家、青春构筑起灾区重建保障最牢固的铁三角。人民的坚守,国家的力量,青春的力量汇聚起来的,也正是灾区奋勇向前的磅薄力量。
十年重建,灾区浴火重生,青春昂扬。携手同行的坚强,合着时代的脚步,必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