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援藏教师】夫妻携手支教高原:因为爱所以爱
在“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队伍中,有一对来自陕西宝鸡的援藏夫妇。丈夫鲜永平是陕西省凤翔县紫荆中学总务主任,妻子兰碧云是陕西省凤翔县西街中学的教师。为响应国家“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号召,夫妇俩积极报名,主动请缨。鲜永平作为援藏管理人员,2016年4月先期进藏,在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任总务处主任;妻子兰碧云作为援藏专任教师于同年8月13日进藏,在同一学校担任汉语文教师。
去西藏!突然的决定?
鲜永平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立志当一名老师。如今他已经从事教育工作26年。46岁的他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理应好好守护、照顾他们,然而他却选择了援藏支教。当他把这一决定告诉80多岁高龄的父母时,曾当过民办教师的父亲很是理解,并叮嘱他要努力工作,勿念家里。老母亲对儿子虽有不舍,最后也含泪同意。
兰碧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在陕西省凤翔县工作,已从事教育工作24年。母亲患病早逝,如今家里只有70多岁的父亲,弟妹们也常年在外奔波。父亲得知女儿要去西藏的消息,刚开始不是很同意,主要怕西藏高寒缺氧,饮食起居不适,担心女儿身体吃不消。后来见她态度坚定,便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反复叮嘱她带好四季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保重身体。
已过不惑之年的夫妇俩到如今还没坐过飞机,也从没出过省,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身体能适应吗,会不会后悔,工作干得好吗……一连串的疑问,摆在他们自己和周围人面前。
意料之中——“痛”并快乐着
初到拉萨,一切陌生得让人产生了一种茫然感,甚至连呼吸都要试着去学习。别人来西藏是游玩,为的是体验当地独特的人文特色,但鲜永平、兰碧云夫妇心里清楚,他们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更明白这条路上会充满艰辛。
初到西藏,鲜永平就变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走路太快感觉吃力,爬两层楼梯就要歇一会,就连吃饭都不能太急;由于空气干燥,他每天早上起来鼻腔里都是血块;到了晚上,要么睡不着,要么半夜醒来。有一次,还因为缺氧脑供血不足晕倒。为尽快适应环境,他到校第三天就开始锻炼,每天早晚坚持在操场慢跑。一开始跑一两圈,后来变成10圈20圈。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慢慢适应了这里特殊的工作生活环境。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着跑步的习惯,风雨无阻。“我出生在农村,也一直从事农村的教育,来支教前,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即使再苦也要扛下去。”
8月中旬,妻子兰碧云也抵达西藏,加入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队伍。由于气候多变,到西藏后不久,兰碧云不小心感冒了。在高原感冒可是一件挺麻烦的事。自带的药吃了两三天仍不见效果,又发烧又上火,嘴上都起泡了。由于缺氧,整夜睡不着,尽管3公斤水量的加湿器开着,早晨起来还是两个鼻孔堵塞,呼吸急促,头昏目眩,三顿饭都吃不下去,浑身无力。鲜永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上班,做饭家务活他全包,白天抽时间带妻子去输液,晚上搬来学校的氧气瓶让她吸氧。在课堂上,他还是打起精神,教学内容从不减少,就这样前后10天左右,妻子的感冒才好。
兰碧云到西藏三周左右,有一次老家的邻居打电话说小区要安装集体供热管道,家中一定得有人。夫妻俩不在,孩子在外读书,公公婆婆都80多岁的人了,弟妹们一时也回不去,谁来管这个事呀?想来想去,只能让自己70多岁的老父亲来处理。工人们打眼、安装管道,年迈的老父亲顶着酷暑忙前忙后,抬家具、打扫卫生,前后折腾了三天时间。从邻居发来的视频里,兰碧云看到老父亲浑身是土,一会吃力地搬东西,一会蹲在墙角清理地上的污泥,头上戴着草帽,身上满是泥渍。她心里突然酸酸的,母亲去世早,自己本该多照顾父亲,如今还让年迈的父亲来操心,想到这些,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付出与收获——不止一点点
西藏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创建于2014年9月,由于办学时间短,资金有限,学校各项设施还不完善。为尽快熟悉学校,鲜永平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开展正常教学工作之外,撰写了《关于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的建议》的调研报告,总结了学校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制约学校发展的各种环节和因素,对未来发展提出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
兰碧云担任的是汉语文老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她将内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当地实际结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接受能力大大提升,课堂效果显著增强。她利用每天下午第四节自习及晚自习的时间,坚持集体辅导与个人辅导相结合,为学生解答问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兴趣更浓了,作业由最初的抄抄写写,变成了现在的认真独立完成,由开始的连姓名都写错变成了现在的书写规范、准确率高。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兰碧云耐心指导其备课上课及学生管理,使他们很快成长起来。特别是在作文教学方面,她下了很大功夫。
之前学校一直没有正规的作文课,大家写作很随意,考试作文得分很低,老师们也无所适从。为此,兰碧云制定了高三作文复习计划: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针对几种类别分别拟定训练时间、步骤、文体。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找到了写作的“感觉”,学会了如何构思立意行文,兰碧云作文复习计划得到了全组老师的认可并在全组施用。援藏到底“援”什么,兰碧云觉得,就是要把内地好的教学方法技巧带到西藏,让他们学习效仿,然后实践,从而把教学质量提升上去。
此外,兰碧云十分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她常利用课前五分钟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对于学困生,她正确引导并对其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大小考试后,她会根据学生成绩起伏心态不稳的特点,分层次进行心理疏导,全班形成合力,共同进步。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丰硕收获。在2017年高考中,兰碧云所带的高三(6)班上线率为百分之百,汉语平均成绩为98.7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6年3月,她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最受学生欢迎教师,2017年8月被推荐为阿里地区优秀教师,被学校评为最美援藏教师和优秀教师。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让鲜永平、兰碧云夫妇化小爱为大爱,义无反顾地携手共进,在雪域高原援藏助教的平凡故事中书写着坚定信念,也用忠诚、坚守和责任书写着一段终生难忘的人生经历。这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是对他们教育生涯的生动阐释,更是对自己精彩人生最好的注解。(中国西藏网 文/吴建颖 根据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部分典型事迹素材整理,图片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受援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