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梦实践者]北部战区陆军新时代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群体: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

2018-03-26 10:5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2016年初春,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划归新调整组建的北部战区陆军,广大官兵“接过雷锋的枪”,总结提炼新时代雷锋精神,持续开展“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活动。

  做一颗拧在战位的螺丝钉 

  年末岁初,东北林海雪原,寒风如刀,铁翼飞旋。第78集团军某陆航旅组织新年度首次远距离转场机动,一架架“战鹰”腾空而起,呼啸着奔向数百公里外的陌生地域……

  目送战机远飞,48岁的空勤机械师穆永厚倍感欣慰——离开近30年的老部队,他在新单位交出了第一份合格“答卷”。从机械化步兵到陆航机务兵,再到熟练操作4代机型的空勤机械师,穆永厚先后经历4次转隶,每次都能尽好本职、做到极致。他说:“我就是机上的一颗钉,拧在哪里就该在哪里发光。”

  某合成旅上士景阳入伍11年,先后历经转隶分流和专业调整,从侦察连“神枪手”“金牌教练员”转行为装甲车技术“大拿”,连续3年蝉联通用机枪和自动步枪双料冠军。

  某防空旅一级军士长于世忠,28年如一日铆在一个连队、一个岗位,经历5次装备换代,将操作与维修技术打磨得炉火纯青,被官兵称为“雷达神医”。

  “时代在变,岗位在变,不变的是雷锋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战区陆军领导告诉记者,他们深入开展“强军先锋人物”评选,探索在执行重大任务中考核干部方法路子。广泛设置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哨位、战车、战炮、库室等,组织“强军擂台挑应战”等活动,激励官兵投身强军兴军实践。某合成旅副旅长张立国,连续3年带队参加“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打出军威国威,去年经战区陆军推荐,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今年1月3日,鲁中山地寒风凛冽,全军开训动员大会结束后,战区陆军首长机关立即展开新年度训练,10余名将官率先训练轻武器固定目标和隐显目标实弹射击。走下训练场,战区陆军主要领导的话掷地有声:“统帅训令犹如战斗号角,只有真正练强胜战本领,才能不负千钧重托!”

  在官兵身边,“雷锋”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一种荣誉。某特战旅上等兵陈珂欣了解学习了“同龄人”雷锋的事迹后,深受震撼:“如果雷锋生在今天,肯定是一名响当当的‘精武标兵’!”去年8月份,他作为年龄最小、兵龄最短的队员,参加了国际军事比赛“狙击边界”项目,与队友一同取得8个第一、总评第二的优异成绩。

  每人心中都有个“雷锋” 

  一次,“雷锋连”战士姜博在回家探亲的高铁上帮着列车员打扫卫生,因周围人的注视而感到局促:“为什么雷锋班长做这些事那么随意自然,我与老班长差距在哪里呢?”

  这种困惑并非个例。某集团军调研所属部队学雷锋活动时发现,让助人者和受助者都不感到别扭,并非易事,它折射了某种道德困境——人们不是习惯于不关心别人,而是习惯了不被别人关心。这种人际间的信任隔阂,让原本轻巧的“扫帚”重如磐石。

  战区陆军主要领导认为,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官兵向上向善,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并转化为情感认同、行为习惯,“既让每个人都能拿起这把‘扫帚’,又能坦然面对这把‘扫帚’”。

  北部战区陆军大力宣扬官兵德行善举,定期组织“学雷锋故事分享会”,让每一次义举善行、每一份无私奉献都在官兵心中播下向善向好的种子。开办“向雷锋学习”新媒体账号,让学雷锋从“线下”走进“线上”、从历史走到眼前、从“3·5”走向“365”,更有时代感。

  这期间,退伍战士石友春用两年时间改变穷村命运的故事,被广为传扬。

  2014年底,石友春从原“雷锋团”退伍返乡,当上重庆市荣昌县双河镇幸福村村委会主任。为改变村子贫困面貌,他决定带领乡亲们修路、卖特色农产品。钱不够,从退伍费中拿出8万元作为先期费用,带头奋战修路一线;没订单,反复给商家打电话讲村子变化;推行股份制改革,让更多村民享受红利。如今,村民携手奔小康的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幸福村还多了一个名字——“雷锋村”。

  像这样的故事,在北部战区陆军部队比比皆是:8年如一日义务打捞溺水者尸体的“广东好人”、某旅退伍老兵赵喜昌,连续14年开展“爱心天天捐”活动、帮助59个贫困生完成学业的某旅通信连官兵……他们当中,有的已经回到地方播撒精神火种,有的仍在部队践行雷锋精神。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自觉传承和发扬雷锋“倾其一生都在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实践哲学?“雷锋班”第218名战士唐青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雷锋’,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天骄)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