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幸福的奋斗者叶子阳:为了让回家的路不再漫长

2018-03-23 09:49:00
来源:中工网
字号

  2018年3月,皖北大地风和景明、春意渐浓,位于阜阳市太和县境内的商合杭高铁五标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全长40.967公里的古城特大桥在绿油油的麦田和盛开的油菜花中穿梭而过,远远望去,如长龙一般更显巍峨、壮观。

  16日15时18分,经过最后阶段28分钟的紧张施工,长达250米的钢混结合梁成功实现了第二次整体降梁,顺利完成了全桥应力体系的转换,标志着国内首次运用在时速350公里高铁上的5×50米钢混结合连续梁施工完美收官。

  此刻,一个站在全站仪背后、高举红旗示意高程已降至设计标高、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叶子阳,是中铁隧道局商合杭铁路五标二分部测量员,也是这座钢梁建设的测量负责人。令他特别开心的是,钢混结合连续梁施工的顺利完成,为商合杭高铁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将让他和更多异乡游子回家的路不再漫长……

  选择——追梦筑路人 

  “为什么要到我们工程单位来工作?”2016年招聘会上简单的提问,在叶子阳的思绪中再次泛起,“有一种梦想让回家的路不再漫长!”回答声又回响在耳边……

  孩童时,子阳的父母同大多数四川山区的村民一样,为了节省开支,外出务工一年就回家一次,有时甚至两年回来一次,春节前跟着奶奶步行数里山路后在站台等待父母归来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在垫着脚望着远方缓缓驶入站台绿皮火车停稳后,在大包小包行李一晃而过和熙熙攘攘下车的人群中,终于看到了分别一年之久的父母,在奶奶的催促声中终于叫出了“爸爸、妈妈”几个字,“又长高了不少了,呵呵”,随着父亲摸着头带着疲惫而沙哑的笑声和母亲塞入小手中几棵带着湿露露汗水的糖果,一家人迈向了回家的山路。

  路途上奶奶的唠叨,父母的“入川火车少”、“票太难买了”、“有的还是站票”、“车上人挤人”、“行李架上、座位下都有人”、“过道、厕所里全是人”、“三十多个小时上厕所都难”的解释又一次让他懵懵懂懂体会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含意,心里不由升起天真的梦望,盼着自已快快长大,修一条又宽又大的回家路,让爸爸、妈妈回家不会这样难、路上时间不会再这样长……。

  在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亲人的煎熬与分别的痛苦后,叶子阳长大了,高考时,他毅然填报了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在校期间耳濡目染了中国铁路的建设伟大进程,入川蜀大地的沪汉蓉铁路、有着天路之名的“青藏铁路”、四小时到达的京沪高铁、最美高铁之称的“合福高铁”……,深深印入了他的脑海,再次点燃了儿时梦想, 2016年结业后他入职中铁隧道集团,参加了商合杭高铁建设,从此踏上了追梦筑路人的征程。

  爱心——国企员工的社会担当 

  2017年6月7日,在安徽省立医院,叶子阳静静地躺在采集床上,造血干细胞分离机正马不停蹄地工作着。三个小时后,216毫升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立即被送往北京。叶子阳也成为全国第6517例骨髓造血干细胞捐赠,获得安徽“阜阳好人”称号。

  曾亲身经历5·12汶川大地震,因此也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叶子阳回忆,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绵竹市城南中学上初一,那一刻整个大地都摇晃起来,大家跑到操场上抱在一起。幸运的是,没有同学受伤。然而,当他返回家中时,看到房屋倒塌,道路被毁,舅舅也在地震中受伤,被砸成粉碎性骨折。置身废墟中,他和家人陷入了绝望。就在危难时刻,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奔赴灾区,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舅舅也在大家帮助下,先后到成都、上海治疗,身体恢复健康。后来,叶子阳家盖起了新房,搬进新家的那一刻,他感激万分,立志长大后一定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2014年,正在上大一的他和同学在血站献血时,得知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救助白血病患者,当医务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库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了。“曾经我们遇到灾难时得到了社会的帮助,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回馈社会,报答恩情。”

  “患者病情危急,你愿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2016年3月的一天,他接到安徽省红十字会的电话,称有一位白血病患者和他配型成功,需要捐献造血干细胞。他随后答应,并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自己一点小小的付出,就可以换来一个生命的重生,值得我毫不犹豫地去做。”

  在216毫升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送往北京前,子阳收到了安徽省红十字会转交的患者感谢信,信中写道:“我的家人、朋友也都以你为榜样,纷纷加入中华骨髓库,等我好了也要去做一名志愿者,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贡献绵薄之力。您的这份博爱和善良对于病中的我弥足珍贵,爱心无价,感恩之至,正是这伟大的奉献,我才有了生的希望和可期待的未来”。

  坚守——“隧月”中成长 

  初入“隧月”的时光,工地是临时的、流动的,是孤独的,更是艰辛的,可对子阳来说,那是一个追梦的地方。有了梦想,就会有信仰、就会有力量,就不会孤单,不会怕苦怕累,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点燃青春梦想,书写人生的美丽华章。

  工程人都知晓,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是最苦、最累的技术活,也是时时经历风吹、日晒、雨淋和随叫随到的活,更是建设中的“导航”活,常有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责任风险。

  从事测量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子阳就深知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工地上,经常看到他的状态是扛着30多斤重的仪器一路小跑,你让他慢点,他就嘿嘿一笑:“测量只能人等活,不能活等人那”。在工作中他也实实在在做到了这一点,现场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经常是不定时的,只要现场来了任务,不管多忙多累,不管什么时间,必须随叫随到。子阳也很快适应了高铁建设的严要求、快节奏。“按时下班”、“周末”“节假日”的概念就慢慢淡化了,只要没什么紧要事,他就留在办公室里计算、制图,每天晚上,最晚回到宿舍的肯定是叶子阳。通过不懈努力,日以继夜的辛劳、成倍地汗水换来快速的成长,他成为了项目的测量骨干,并于见习期满后于2017年7月担任了国内首次运用在时速350公里高铁上的5×50米钢混结合连续梁的测量主管。

  商合杭铁路古城特大桥钢混结合连续梁结构设计新颖,全长253.5m的梁体设计为5×50.7m的上承式结构,结合梁采用大面积薄层环氧树脂砂浆作为钢梁与砼桥面板的粘结传力层,两项均为高铁桥梁的创新设计,施工质量要求极高。钢混结合梁的施工是新工艺、新工法,施工过程中250米的钢箱梁是由26个节段、52块钢梁焊接而成,在吊装、拼接、焊接、桥面板安装等过程中,需要测量人员全过程测量,施工时中又正值夏季,站在毫无遮拦的桥墩上进行工作,毒辣的阳光无情地晒在叶子阳的身上,他的皮肤被晒成了泛着油光的“漆黑”色。如果有人到工地上找他,即使不认识的人凭着一句“你去工地上找那个黑人就行了”保准能找得到,因为工地上没有比他更黑的了。

  当前,中国高铁已成为国家靓丽的名片,接近了时间和空间距离,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归家的路不再漫长,而在这背后,正是有着像叶子阳这样的高铁筑路人怀揣着“让回家的路程不再漫长”朴实想法,追逐着中国铁路一个又一个建设梦想。(记者 郝丹 通讯员 厉玉鹏 肖茂良 付旺)

[责任编辑: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