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新格局新探索新视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砥砺奋进的五年开创了新时代伟大历史使命召唤下形成的党的建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不断开辟新境界、探索新路径、实现新突破,逐步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为指导的党的建设新格局,为新时代党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三句诗,点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使命与追求。他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个时期,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而不懈奋斗的历史阶段。可以这样说,新中国的伟大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完成的跨越式发展,成就越来越令全球瞩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实现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跨越,中国崛起被世界视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变革”。站在历史发展的新的起跑线上,再来看党的事业发展的接力棒,已经大大超越了当初的设计蓝图。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翻两番”“三步走”这个战略设想的时候,曾被世界舆论称为“大胆的设想”。现在看来,这个设想不仅已经实现,而且大大超过了蓝图的预设时段。我国在2016年的人均GDP水平(8123美元),首次高于中高等收入国家人均GDP水平(7939美元),并向高收入国家大幅迈进。中国这样的发展速度令党和人民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梦想。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使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团结向上,才能有更好的条件完成关键历史阶段赋予的关键历史使命。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两个一百年”之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这个艰巨且光荣的使命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拿出精神、拿出勇气、拿出实力来圆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的提出,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是对时代发展的回应,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表现,是伟大历史使命召唤下形成的党的建设新格局。
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进程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探索
牢牢把握党的建设主题,突出党的领导优势,把管党治党放在优先战略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开拓创新执政党自身建设,用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勇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向新境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的挑战,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顺利推进其他三个方面的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也是这些年来党的建设的最大成就和最重要的经验。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党的建设形势的时候就曾经指出,新形势下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成为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成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时代特征。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充分研究形势,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国家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的新方略,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把握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有一个渐进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用什么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也就是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载体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需要全方位用劲,也需要重点发力”。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就是重点发力的抓手。党要管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载体,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出台实施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性成果,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形成的系统化规范。
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抓手,不断取得重大进展,逐步形成系统化思想理论体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党的特点和优势,是共产党的立身之本。如何做到讲政治,是党中央高度关注并给予重点要求的内容。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要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强化政治责任,要做到站得稳、靠得住,就要求全党找准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方面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中锤炼、锻造党性,在“紧火煮来慢火蒸”的考验下,真正提升党的队伍素养、提升党员干部个人的政治觉悟、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增强党员干部的忠诚度、归属感、责任心,从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形成富有朝气、生机勃勃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发展。
在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的同时,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也得到大力加强。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这个创新成果的提出,在理论上提升了全面从严治党内涵的新境界,两者的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全面性要求,这个思想强调了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制度问题,把树立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各个方面。坚持党的信仰,就是坚持党的精神命脉,是全党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如果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并使之成为制度保障固定下来,才能实现党的最高理想与现实目标的有机统一。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着力选拔使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好干部。从好干部“五条标准”的提出,到“三个必须”“五个坚持”“五个过硬”“四个铁一般”要求,破解“四唯”难题,到提出注重用政治标准选人用人的根本原则,显示了党对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高度重视。在注重选拔任用干部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了以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为总体要求的约束管理机制,并通过专项整治加大官员治理力度。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逐步把提升组织力作为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工作,党的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得到加强。
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聚焦“四风”,整顿党风。党的十八大以来,整治“四风”、落实八项规定成为改进党风政风的突破口,“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成为常态。中央通过专项整治,集中清理文山会海、节庆泛滥、“三公”经费开支过大、超标配置公车和办公用房、乱建楼堂馆所,基本管住了“舌尖上”“车轮上”“参观中”“服务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在实践中凸显了党的制度建设的严肃性、权威性。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建立起制度的笼子,逐步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围绕权力运行路径建立完整权责管理的基本模式,重点突出监督、执纪、问责环节,逐渐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管理制度。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央巡视组开展12轮巡视,共巡视277个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进行了“回头看”,对4个中央单位开展了机动式巡视,兑现了全覆盖的政治承诺。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全国共有6100余个单位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300余个纪委(纪检组)和6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全国范围试点推行监察体制改革,建立监察制度系统,实现对掌握公权力人员的全面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质量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体现,党内政治生活出现新气象,党内政治生态明显改善,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形成并得以巩固,党的建设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加强执政党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互鉴,宣传新理念、开拓新视野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大,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多地人希望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共产党、倾听中国声音、研究中国方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积极与世界政党、政治组织进行传播“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的文明对话与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宣传联络工作,增强国际话语权与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成为对外工作的重点。中国理念、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方案既是世界所需要了解的,也是我们所重点宣介的,同时也注意对他们在治国理政中的先进经验的学习、比较、研究。争取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目的,是希望他们理解支持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艰苦奋斗,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在对外交流中,我们看到关注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性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研究的热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出版不到3周,即有16个国家出版机构引进版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需求,表明了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与世界交流的基本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交流的需求态势不断加强。搭建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成为这一阶段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党交流机制成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在成功举办亚洲政党会议,中俄、中日执政党对话机制会议,中欧、中美政党高层论坛的基础上,近年来又举办了中拉政党论坛、中非政党会议等,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与全球有关政党进行了分享交流。这一系列交流机制在发展中不断升级、不断取得新的成果。2016年,中国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发布了《重庆倡议》,为在全球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提供了重要平台。2017年,中国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首次与全球各类政党举行高层对话。在十九大之后,及时向世界政党宣传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新经验。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近30个十九大精神对外宣传介绍团访问了近80个国家和地区,向其主要政党、政治组织、智库、媒体等宣传介绍了十九大精神。在与世界范围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略,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国内治理难题、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学习别国新的经验的机会,开拓了新的视野,对于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大有裨益。
让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是分享交流党的建设经验的重要举措,是让世界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和前提,也为中国共产党向世界政党深入学习提供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