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让土地为文学注入生命的血浆——公安作家李万军采写报告文学《因为信仰》的那些事

2018-03-06 12:5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文/陈可非

  报告文学作为反映现实生活最直接的文学叙述方式,曾向读者呈献出了诸多脍炙人口、印象深刻的作品。回顾那些作品,多以书写人物命运为主线,从而引出某个大的背景与思辨性的思索。而在现在的读者印象中,一提到报告文学,就会让人联想到某个大事件、大动作、大背景、大视觉,致使这一文学形式,渐渐游离文学主题。即便许多报告文学作家,极尽了词语之美,也难以逃离报告文学远离人物命运书写这一文学最本来要求之后,成为对某个事件与事实简单纪录的悲壮命运。
  公安作家李万军的报告文学《因为信仰》写的是“扶贫”这一大事件,所不同的是,他写了一个扶贫人的生死悲欢和命运跌宕,在这个人物的背后,读者看到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和重重困难,以及一个最普通的人,在这场宏大事业中所能做到的点点滴滴。
  2017年初春的一天,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一位不远千里、从河北省石家庄来此义务扶贫的退役老兵王新法,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这个不幸的消息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等自媒体迅速传遍三湘四水和燕赵大地;石门人民则启动了前所未有的治丧规格,为这名因为信仰、曾经沧桑、矢志不移的共产党员送葬话别。紧接着,当地媒体和央视新闻联播等中央主流媒体相继深入该村采访报道,湖南省委省政府迅速追认王新法同志为“扶贫楷模”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河北省委也向全省发出了“向王新法同志学习”的号召,中央主流媒体也纷纷跟进,深入薛家村采写了王新法生前的扶贫事迹。
  作为一名在常德市公安局工作的公安作家李万军,同样也加入了这个纪念的洪流。面对空前的热闹表象,他在思考,王新法既非党内高干,也非社会名流,更不是坐拥万贯的富商。他只不过是带着“思想来扶贫”、当了四年受村民拥戴的“名誉村长”而已。为什么他的突然离世,会令当地官员和百姓万人景仰、百里含悲来为他送行?为什么他的事迹,会引发官方、尤其是民间如此空前的广泛传播?王新法为何要到薛家村扶贫?更不可思议的是,王新法从部队转业后作为一名警察,为何曾24年身背冤情?
  面对这些疑问,曾是复转军人、警察的李万军,决心探寻这个与自己经历相仿的王新法的生命轨迹。从此,作者历时半年,行程3万余公里,辗转数度,夜以继日,通过深入薛家村、石家庄、北京等地,先后采访了王新法的家人、朋友、战友、同事,以及薛家村民400余人,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调查、采访和求真,终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时,写就了这部长达24万余字的报告文学,并头题刊发在《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第10期上。同时,这部书名为《因为信仰》的长篇报告文学单行本,已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一经发行和上架,即引发了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持续热议,尤其是在熟知王新法生前扶贫事迹的石门县、常德市和湖南省各界引发了第二波“王新法热”。读者普遍评价——作者以详实的资料、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军转军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候选人”王新法无私扶贫的感人事迹,具有浓郁的超写实主义风格,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个人命运纵横交错的交响曲,是一部反映新时期以来转业军人精忠报国的主旋律,是一部反映普通共产党员坚持信仰的全纪实,这是一部反映公民个案平反昭雪的启示录,是一部反映精准扶贫方法路径的教科书。其中,对当下精准脱贫方法路径的探究,党员干部如何深入联系群众都有很多启发与生成。
  起初,李万军就明知这是一项未必讨好的艰巨任务,但他义无反顾,一头扎进了薛家村,住在王新法“离世”时的村民家里。因为在他看来,王新法是个新时期以来,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涌现出来的、一个足可震撼全国的重大典型;王新法留给薛家村的,并非只是花费了他的主要家当,也不仅仅是为薛家村成立了一家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和修了那几条路几座桥的贡献那么简单。王新法留给薛家村的,主要是他的整个人生智慧,他的整个朋友资源和他的整个精神信仰。因此他认为,若写王新法,非长篇不可,非沥血不可,非客观不可,非投入不可。为了写出好该作品,李万军从王新法的家乡河北灵寿县和石家庄挖起,从王新法当过兵的军旅生涯挖起,从王新法遭受不白之冤时挖起,获取和掌握了王新法生前、扶贫前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始素材。在半年多的采写时间里,他即是采写更是扶贫。因为王新法离世后,整个石门和薛家村人民都沉浸在王新法去世的悲痛中,整个石门和薛家村民都处于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包围中,南北镇党委政府和薛家村人应接不暇,王新法的家人和亲友更是悲伤不已。在无人陪同、无特定采写“对象”的情况下,李万军首先以一个普通扶贫人的身份来到薛家村,融入薛家村村民中,与村民们交朋友。为了与薛家村原村主任、人称“材料篓子”的贺顺勇交上朋友,平素里每次经过他家时,总是停下脚步串串门、唠唠嗑,甚至有时还鬼使神差的,经常三更半夜敲开他的家门,把他从床头喊起来,聊起薛家村,问起“王新法”,说及军人团队的来由。久而久之,这位原村主任终于跟李万军交上了朋友,掏出了心窝子。
  李万军在薛家村“帮扶”一个多月后,他不顾王新法妻女的担忧,不顾市文联和市委宣传部的提醒和规劝,甚至是反对,坚持己见,在前期采访已经花销上万元、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畏艰难,不惜花销,自费盘缠,挤公汽,坐硬座,两度赶往北京、石家庄等地深入调查采访。当宣传部出具的介绍信函不被认可,当地公安机关的大门难进时,他没有气馁,而是一再坚持,就像王新法当年那样,拿出转业军人的作风,凭借公安侦察员的心里优势,“打入”王新法生前的社会关系网,终于一点一滴地还原出了王新法在部队和在石家庄时的人生片断,亲身体味到了王新法24年来的“委屈”所在。仅此,他就多花费了数万元的采写经费,但他无怨无悔。
  李万军在走进薛家村的第一天开始,便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展开了小帮小扶行动,为困难村民捐款捐物已是常事。平素里本不大方的他,每当看到村民没烟抽时,就会主动打根烟,高兴时,还会给上一包;没酒喝时,还会主动从“采访车”里拿出几瓶陈年老酒。一次,他看到有个村民的鞋子破了,他就主动将带来的备用警鞋送给了这位村民大哥。还有一次,他听到安家片的村民议论纷纷——原来,他们觉得,“名誉村长”千里来扶贫,死后留在薛家村,总觉得对不起他,于是村民们就自发商定——政府怎么做他们不管,村民们愿意自发捐款,为“名誉村长”在安家塑造一尊铜像……听到这里,李万军情由心起,就自然而然地从口袋里摸出1000元,交给了塑像筹建组,并被薛家村接纳为“名誉村民”。
  李万军在薛家村的日子里,除了像王新法那样身先士卒、扶贫帮困外,还十分注重发挥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兼作家的角色作用。在薛家村的百余天里,面对东家长、西家短,以及后王新法时代冒出来的一些不良现象,从不置身事外,而是主动站出来,与村支两委和军人团队拧成一股绳,主持公道,弘扬正气,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薛家村民。
  李万军把身子深深地扎进土地,为他的作品注入了蓬勃的生命血浆。这样的作品才会反映出社会的真实,才会有生命力。时代呼唤这样的报告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郭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