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互利共赢凸显中国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齐心协力拿出解决方案。我们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对话、协调、合作,为维护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为此,我们应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合力打造新的全球价值链,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使之惠及各国人民。
——摘自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陈春平: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贡献巨大
2017年,我国经济交出亮丽“成绩单”。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迈入80万亿元大关,6.9%的增速是我国经济年度增速自2011年下行以来的首次回升。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发展不仅让国内人民受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
在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陈春平看来,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发展,为世界带来的不是“独奏曲”,而是增加福祉的“交响乐”。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的进程中继续发挥‘助推器’‘压舱石’作用。我国实体经济回暖,对世界实体经济恢复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陈春平代表说。
陈春平代表认为,为提高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我们要狠抓财政收支质量提升;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聚焦发力深度贫困地区,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僵尸企业”的处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济聪)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城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
护航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一带一路”建设4年多来取得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实现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市场。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城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为企业提供当地的法律、税收、司法体系等信息。此外,政府机构之间可以签署相关协定或备忘录,如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关税互惠协定等,加强对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同时,“走出去”企业应该寻求专业的法律服务。法律服务企业能够帮助企业对接投资目的国的律师事务所,进而了解当地的法律、司法状况,财务、税收等要求,以及解决后续争议。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项目潜在风险,提供规避风险的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刘红宇委员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文化、法律等很多方面与国内有较大差异,企业在进入“一带一路”市场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好寻求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廉 丹 周 剑)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市长周铁根: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广受关注。中国已全面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中,并承担了自己的国家自主减排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市长周铁根表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这绝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周铁根代表介绍,多年来,徐州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实施生态恢复、污染治理与景观重建。5年来,累计淘汰燃煤小锅炉3816台,共计5107.831蒸吨;对全市1233条大沟级以上河道、72座中小型水库全面建立市、县、镇三级河长制,构建水源保障体系。如今,徐州重构了极富特色的山水城市骨架,成功实现了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完美“逆袭”,获批创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并被工信部授予“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海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
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要想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就必须参与全球治理。全球治理通过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直接服务于安全、经济、环境、健康等多方面国家利益的需求。
贾庆国委员表示,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无论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主办APEC北京会议、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都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让各国得到有益借鉴。
贾庆国委员认为,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例如推动建立亚投行。同时,中国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份额和发出声音的力量,倡导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发展机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地实现自身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扶贫开发办主任李建:
协作减贫实现共同发展
“去年,中国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些实际行动为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李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贫困人口数量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下降,预计2018年中国极端贫困率将降至1%以下。李建代表认为,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建代表介绍,过去五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70.8万人,平均每年减贫130多万人,其中2017年减贫123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280万人。李建代表表示,开发式扶贫,用发展带动减贫是关键。贵州将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从单向帮扶向双向协作转变,用好东部市场和发展要素,更好地发挥贵州省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双向交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重点在强基础、扶产业、促旅游、支教育、助医疗、育人才、接劳务等方面加强协作,打赢扶贫攻坚战,进一步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新伟 陈果静)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
对外开放大门会越开越大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样离不开全面开放体系的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高融昆委员表示,海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服务开放型经济建设,我们要加快推动开放创新和效率提升,以开放提升新优势、引领新发展。当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紧密相连,中国经济在迈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离不开全球化的视角,更需要加大全面开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和能力。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高融昆委员介绍,近年来,上海海关在自贸试验区推出了31项制度创新,其中2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开放不止步、改革再出发。我们要把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新起点,坚守‘要为国家作贡献’的使命和担当,接过改革创新的接力棒继续前行。”高融昆委员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