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百姓心声]奋进新时代 触摸获得感
【两会时间·百姓心声】
春天里,全国两会开幕,获得感满满的人们奋进在新时代。图为一列贵广高铁动车从贵州省榕江县盛开的油菜花旁驶过。新华社发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中心校红瑶女童班的孩子们开怀大笑。新华社发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018年全国两会,把党的方略铺展为改革发展实践,把党的目标熔铸于亿万人民的共同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密集出台一系列惠民举措,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超过GDP6.9%的增速;20个地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1%;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刚刚过去的2017年,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燕赵大地:居家出行 感受生活“快乐福”
3月,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身边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地铁干净舒适,也不用担心堵车,我再也不用在候车室浪费时间了。”3月3日下午,河北石家庄地铁3号线车厢里,从北京出差返回的高永强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我家住在东二环外,以前去火车站,打车要一个多小时,碰上堵车就更慢了。”在中建八局河北分公司工作的高永强经常出差,火车站是他每周固定的去处。
2017年6月,石家庄地铁开通,高永强从家到火车站坐地铁只需要半小时。
除了地铁,高铁的飞速发展也让高永强很开心,“我2010年到石家庄工作,那时去北京坐普速火车要三四个小时,去天津要五六个小时,去附近的保定、邯郸也要两个小时”。2012年年底,京广高铁开通,高永强去北京的时间缩短至1个小时,到保定、邯郸只要半个小时。“如今地铁通了,高铁车次也多,早上从家出发去邯郸办事,中午还能赶回家吃午饭,便捷的交通让我的生活更幸福。”
在河北任县邢家湾镇边庄村村民白利军心中,获得感则是粮食产量实实在在的增长。“一年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好似一场场‘及时雨’,沟渠畅通、排灌自如,水电配套、交通方便,让我们农民尝到了种地的甜头。”如今年年丰收,白利军对未来充满希望,“两会召开,优惠政策会越来越多,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我特别自豪。”
“我这多年的心脏病不再是‘心病’了。”对于医联体带来的获得感,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西由留村68岁的范景香说起来脸上满是笑容。“过去看病要去市三院,起大早坐公车,跟打仗一样。”范景香说,医联体建立以来,邢台市三院给村里的老人开辟了看病绿色通道,可以先看病后交费,主治医师也定期到社区给居民看病。邢台市三院带动了西由留村社区卫生室的发展,社区给老人制定养护计划,还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回访,每年还有一次免费体检。“我和老伴儿今年都68岁了,我们要打起精神,结实地活着。”范景香说。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陈元秋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浦江两岸:圆梦行动 实现百姓“愿思盼”
春回大地,承载着人民梦想的全国两会启幕。
在上海市奉贤区,自2016年启动的公益行动“圆梦行动”实现了一个个普通人的梦想。在奉贤区柘林镇,9岁女孩刘欣雨的心愿3个月就实现了:“我的小梦想就是办一个小小的画展。”
刘欣雨有先天性高度近视,还有其他病痛,无法正常去学校上学。但她喜欢画画,画家乡的美景,画家乡人的生活,画想象中的美好事物。画是小欣雨的世界,她希望向人们展示自己的世界,展示她心中的家乡、乡邻和美景。这个梦在“圆梦行动”中成真了。在镇政府和区文化馆的帮助下,小欣雨的画展在2017年“六一”儿童节前办了起来,在百联南桥购物中心,一展就是4个月。
在奉贤区党委主导下,各界共同参与“圆梦行动”,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实现普通百姓“愿思盼”。在“圆梦行动”中,失禁老人有了免费纸尿裤,贫困学子有了新电脑,行动不便者有了志愿者陪护旅游。在“圆梦行动”中,南桥镇阳光三居建了小书屋;八旬抗美援朝老兵廖其林圆了瞻仰昔日战友邱少云铜像的梦想;85后小伙儿孙鹏经过农业专家指导,圆了返乡种植草莓的创业梦。
如今,“圆梦行动”在奉贤区成为一项常态化行动,结合春节、“六一”“七一”、重阳等节日开展专题圆梦行动;依托“梦想基金”“圆梦资源库”以及“圆梦行动在贤城”爱心互助平台,精确收集发布市民合理可行的梦想,然后由区域内的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社会单位、机构和企业的爱心人士,根据各自的能力和资源“认领”,大家齐心协力把老百姓的美好愿望一一实现。不管是帮助别人的,还是得到别人帮助的,他们都说“感到幸福”。
2018年2月8日,新一轮“圆梦行动”启动,小欣雨又举办了爱心义卖画展,把义卖所得捐给“梦想基金”。“希望把我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小伙伴,让更多的孩子尽情地读书、画画,感受生活的美好。”小欣雨甜甜地笑着。
(光明日报记者 曹继军)
创新发展东北三省展新貌
“创新发展是全国两会上我格外关注的话题。”窗外白雪飘飘,室内温暖如春,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材料,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辛本禄教授对记者说。作为吉林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辛本禄多年从事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管理、企业理论等方面研究。他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创新发展每次都是两会的热议话题,原因就在于创新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其实是开启了制度创新。”辛本禄说,“制度创新是有前瞻性的‘系统化’创新,有利于避免创新的‘碎片化’和破除创新主体的‘部门化’,能够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和应急行为。”
辛本禄说,目前创新发展在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东北三省,创新让昔日工业基地的“老”身躯有了今天的“新”面貌。“以吉林为例,随着2015年10月‘吉林一号’商用卫星组星升空,未来形成的‘卫星产业集群’与高铁及轨道产业集群等相互融合,将托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改变吉林农业大省的形象。”
对于国家近年来一系列系统性、全方位的创新举措,辛本禄称为“新木桶”理论——木桶侧面的一个个木板代表不同的产业,如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创新举措就是拉长每个木板;桶底是企业家精神,不管侧面的板多长,假如桶底渗漏,木桶的水也不会增加;木板之间的黏合剂和箍桶带是体制和机制,如果木板之间有缝隙或者箍不牢,不论木桶侧板多长、底多结实,水也会渗漏。
“要把创新坚持到底,就要坚持创新的系统性和全方位。”辛本禄说,“我坚信一个创新型的国家会永葆发展活力。”
(光明日报记者 鲍盛华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杨心悦)
贴心服务 深圳环境更宜商
“希望更加关注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政府能够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80后安徽小伙沈剑波对今年的全国两会充满期待。
2015年2月,沈剑波和几位安徽老乡来深圳创建了这家机器人企业。最初,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大家吃住和办公都在一套大房子里。不到3年,公司已有员工120多人,办公区和研发、测试基地的面积近5000平方米。该公司研发的服务机器人“艾娃”不仅在2017年“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亮相,还活跃在深圳的图书馆、法院等公共场所,并于2018年春运期间在深圳北站大展身手。该公司研发的清洁机器人则是全球首款全自主智能作业机器人,可以自行换水充电,具有多项技术专利,即将打入国际市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成为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正是受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我们才放弃原来的工作,来到深圳创办了这家智能机器人企业。”沈剑波介绍,他们公司从成立到发展壮大,得到了深圳市和龙岗区各级政府的贴心服务。“市里和区里都有完善透明的产业扶持政策,完全不需要,也不可能找关系。在引进人才时,从安家到医疗乃至未来的子女入学都有配套政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政府只提供服务,从来不干预我们企业的发展,这样的营商环境真是没说的!”
正是因为较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深圳近年来保持经济高位运行。2017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2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继续成为中国经济有质量稳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