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吴治平:和外来工一起成长改变,就是我的幸福
她创建全国首家“城中村大学”,让外来务工人员把广州城中村当做自己的家
“和外来工一起成长改变,就是我的幸福”
吴治平的人生简历以广州作为分界线,在她2012年来到广州以前,她是关注中国乡村社会的作家,而今,她是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理事长,长期关注城中村外来工群体,“能和外来工一起成长改变,就是我的幸福”。
关注新时代外来务工人员
翻开吴治平的简历,你会惊叹于她与农村的紧密联系,从岗位退休后她深入中国乡村社会写下了《中国乡村妇女生活调查》一书,随后在北京妇联旗下的一家社会组织工作。
“在2012年来到广州之前,我长期研究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这一类群体,然而来到广州后,我发现我原先关注的农民有了一个新身份——‘外来工’。”吴治平告诉记者,当时广州全市境内共有136个城中村,大量的外来工选择居住在城中村内,不少城中村内的流动人口数量甚至远远超过本地户籍居民数。
在此情况下,吴治平成立了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法泽”),关注外来工群体融入城市社区问题。法泽立项的第一个项目“外来工幸福活力社区”便获得政府50万元的注资。“拿到50万元后,我就在全市选择试点城中村,首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村里外来人口多过本村居民、二是居委街道配合欢迎。”在大量的考察调研下,吴治平选择了三元里村,“在三元里村,多是来自湖北省洪湖县的老乡,我一个湖北人刚来广州当地话都听不懂,但和老乡之间用家乡话交流自然感情拉近便于工作。”
学员有困难她伸出援手
2015年,法泽主建的全国首家专注城中村外来工服务的“三元里社区大学”正式开学。在前期的大量调研下,三元里社区大学开设了写作班、商务英语班、口才演讲班、创业就业班等针对性强科目,深受外来务工人员的喜爱。
张晓(化名)便是大学写作班的一名学员,别看他现在积极好学,在来大学之前张晓可谓烦事多多,全靠吴治平的支招让他得以安心学习。
原来张晓曾因仿冒印刷名牌商标被法院判处暂予监外执行,由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负责执行刑罚进行社区矫正。难就难在张晓的户口所在地在湖北农村,按规定他每个月都要回湖北报道,颇为烦心的张晓便找到了吴治平,想将自己的监外执行由老家派出所改成三元里派出所。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张晓老家的派出所硬是要广州派出所先出具接收文件才肯转出,吴治平便跑去三元里司法所,和司法所所长一道将相关的法律条文梳理记录,最后将此事涉及的每条条文都背得滚瓜烂熟。张晓出发前,吴治平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了他,让他遇到问题直接给自己电话,在长途电话里,吴治平与他人据理力争,最后张晓终于可以在三元里接受社区矫正。让吴治平欣喜的是,张晓还主动将他的经验传递给许多和他有类似情况的人,“他是想把爱传递得更远”。
让外来工子女上得起早教
某日吴治平前往医院看病,突然一名女士紧紧抱住了她,不断说;“你是我的大恩人。”吴治平细问之下才知原来该名女士是法泽神奇亲子园的学员。
2017年,吴治平在三元里社区引进早教亲子园,一节课5元钱的低廉课时费,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带着自己0-3岁的孩子前来学习。
在吴治平给记者展示的家长感谢信里,一名学员的外公这样写道:“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空气是清新的,声音是柔和的,孩子是放松的,甚至还闻到了灵魂的香气。”
如何散发灵魂的香气?吴治平的做法是让学员也能做老师。如今亲子园的王牌老师黄玲,就曾经是一名带着“问题孩子”上学的妈妈。黄玲在十多岁时便辍学打工,辗转于北京、深圳、东莞等地,最后落脚在了广州。孩子不过才两岁,便已学会了啃咬亲人以表不满,对此黄玲屡屡打骂孩子,关孩子进小黑屋予以惩戒。在来了亲子园后,黄玲发现过去孩子是因得不到亲人尊重才出现暴力行为,亲人以暴制暴只会加重孩子的暴力行为。如今黄玲不再打骂小孩,小孩也不再恶狠咬人。收获并不仅此一点,因在学校勤奋努力,黄玲被吴治平慧眼相中,从参加学习的家长变成了早教项目的公益讲师,“黄玲上课时,就能感觉到她特别热爱学习,便让她先从助教当起,果然深受孩子家长的欢迎。”如今黄玲已是亲子园的主讲老师,去年还被发展为党员,优秀事迹远传湖北家乡。
从2012年到2018年,吴治平在三元里社区深耕五载,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受到她所创立学校的帮助,获得新生,对此她淡淡说道:“能看到大家改变,便是最大的幸福。”
文/图 记者 宋昀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