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迎接两会]经济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2018-02-28 22:14: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日来,有关改革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这五年来,“放管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改革正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新局面,不仅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造力,也让稳健前行的中国经济韧性十足、更具活力。

  “放管服”改革激活力添动力

  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是企业进入市场、开展经营的两把“钥匙”。2月11日,《上海市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获批,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再到如今的“照后减证”,上海通过改革把生产经营与投资的自主权还给企业。

  据悉,上海“照后减证”改革将在商事、医疗等47项审批事项中推广实施。下一步,天津、辽宁、浙江、福建等10个自贸试验区及有条件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将全面复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的成熟做法。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改革创新举措不断出现,以简政放权为特征的“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向纵深。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构建了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优化了政府权力、方便了企业群众、汇聚了动力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放管服”诸多改革中,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被放在了首位。据统计,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取消269项,国务院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取消320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削减比例达70%以上,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

  正如专家所言,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目的在于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这是创新完善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行政审批更趋标准化、规范化。

  与此同时,加快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今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从区域试点转向全国推行,这是我国投资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将有力推动政府职能从审批转向服务,助力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谋求更大突破

  五年来,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用改革的办法和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继2016年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后,2017年我国钢铁去产能5000万吨左右、煤炭去产能1.5亿吨以上及煤电去产能5000万千瓦等任务均顺利完成;稳步推进的市场化债转股有效降低了企业杠杆率,央企累计完成1200多户“处僵治困”任务,其中约400户实现了市场出清;而随着营改增、清理规范收费等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企业将享受到来自改革的红利。

  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此为统领,国企分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党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多个配套文件出台,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标志着国企改革“1+N”体系搭建完成。

  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中央层面已开展了3批共50家企业的混改试点,数量更为庞大的地方国企混改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从相关部委及地方两会传递的信号看,持续推进混改已成为不少部门和地方的共识,从点到面、由央企扩展至地方企业,混改进程有望再提速。

  重点行业改革落地精准、进展顺利。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售电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建立;盐业体制改革稳妥有序,改革后食盐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此外,深化石油天然气改革全面启动,林场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财税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既着眼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又为长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将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新起点上改革再出发

  改革越是深入,就越触及深层次的矛盾,继而推动利益格局出现新的调整。近年来,诸如住房、教育、医疗、环境等群众关切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仍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转型发展不彻底紧密相连。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仍是主战场和“牛鼻子”。一子落而全盘活,5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连上台阶且更具活力与韧性,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持之以恒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放松。

  尽管我国GDP已从5年前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但我国人均GDP离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经济体制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敢于涉险滩闯难关,攻坚克难勇啃“硬骨头”,敢于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向多年顽瘴痼疾开刀,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机制体制障碍,让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市场活力更加澎湃。另一方面,要抢抓当前宝贵的改革窗口期,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各方力量,不断推动各项改革走向纵深。

  新的时代方位,标注着新的改革起点。面对新的历史征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深做透改革这篇大文章,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谋划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