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土坷垃”里种出“金疙瘩”

2018-02-28 13:38:0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新春走基层】

  2月26日已是初春,西北的田野里散发着万物复苏的气息。在这升腾的春意里,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大庙桥村村民吴建斌额头渗出的汗水,竟化成心头的一丝甜味。

  记者遇上吴建斌时,他正和妻子在自家的西瓜大棚里忙活着,举手投足间尽是抑制不住的暖暖笑意。吴建斌说:“头几年种粮食的时候一年到头只落下一万块钱,家里七口人吃啥喝啥?如今我在这片‘土坷垃’里一年种出了十万块钱,真是想都不敢想。”

  原来,吴建斌描述的“土坷垃”,就是他这一年辛勤种植的5个设施大棚,3棚辣椒、1棚茭瓜、1棚西瓜,如今都成了他家的“金疙瘩”。

  吴建斌所在的大庙桥村有9个村民小组,580户,2349人。这个村虽位于“塞上江南”黄金地带,但前些年只有“江南”之景,却无“江南”产业之实。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为何走不通触手可及的致富路呢?关键是缺少当家产业!村支书马自忠说,我们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摸索出了“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党员”的党建和产业发展模式。把原村部改造成了大庙桥村农村党校,邀请党政领导、党校老师、专业人才及“田秀才”、“土专家”、农民经纪人和种植大户经常性开展“田间课堂”、实用技术培训,逐步形成了支部引领、协会运作、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致富的良性循环工作格局。

  在党建工作引领下,这个村建立了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依托产前—育苗中心,产中—三农呼叫中心、农资综合服务站,产后—“鲜之宝”物流配送中心,解决了设施温棚种植、贮存、销售三大“痛点”。标准化日光温室发展到508个,拥有设施蔬菜交易大棚5000多平方米,保鲜冷库1500平方米,标准化育苗中心5000多平方米。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60元。

  “我们村虽然小,但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示范于一体,和周边的青海、陕西、甘肃等地形成了稳定的供销关系和销售网络,种植户从来不操心销售的问题。”马自忠一边帮村民摘着辣椒一边说,我们正在谋划建立休闲农业基地,等村里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日子可就同这手上的辣椒一样火辣啦!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楠)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8日 03版)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