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草莓红了 品牌响了

2018-02-22 20:43: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号

  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

  眼前,是红绿相间,一垄垄绿油油的苗儿上缀满红彤彤的果实;耳边,是欢声笑语,十多位城里来的大人小孩采摘其间。草莓散发出的香气飘在大棚的空气中,沁人心脾。大年初四中午,记者走进位于辽宁省东港市十字街镇赤榆村的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发现合作社内忙碌不减。

  “春节是草莓销售旺季,只有除夕那天休息了一天。”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告诉记者,他每天的日程是这样的:早上6点前起床,查看回复微信消息并安排上货量,7点30分左右到合作社查看草莓长势,处理相关事宜,余下的时间都耗在临近的前阳镇的果品分选包装厂,安排淘宝、超市等线上线下渠道发货,晚上10点左右回家。

  正说着,他随手摘下一颗熟草莓塞入嘴中,脸上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草莓等具有丹东地域特色水果的新品种选育、种植、初级加工和销售。成员由起初的6户发展到现在的266户,种植基地1.2万亩,其中草莓基地6000亩,预计今年草莓种植面积将超过1万亩。2017年,合作社果品销售额为5000多万元,带动10多个乡镇2800余户农民从事果品生产。

  “我50多岁的人,在合作社干活一年能有4万多块钱的收入。”正在大棚里采摘草莓的村民丁凤玉笑着告诉记者,她来自黑龙江,如今已在赤榆村安家。“在这儿干活挺好的,顺心顺意。”一旁的邻村村民隋淑清补充道。

  合作社的草莓为什么这么“红”?作为东港市“草莓种植状元”,马廷东对草莓种植有着自己的心得,“品质是草莓的生命线”。他先后配套建设物联网、农业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等系统以及农产品质量追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推广等体系,按照出口农产品和放心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要求,对合作农户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种植技术规程、统一农药检测、统一分选包装、统一物流配送、统一品牌营销,实现草莓“从田间到消费终端”全程可控。

  在大棚里,记者看到土壤、空气、光照等情况都被实时检测。“大棚内还装有监控摄像头,从育苗、施肥、用药,到采摘、药残检测直至出售,整个过程被东港市统一的监测平台记录。消费者可以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了解相关信息。”合作社技术员杨远杰大学毕业三年多,对大棚内的相关设施如数家珍,俨然一名“老技术员”。

  “种植端的努力是我们培养品牌的基础,下一步要在品牌端发力。”马廷东希望把合作社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央现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力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初公布了修订后的合作社法,这些对合作社发展都是机遇。”他说,2015年,合作社旗下的“圣野果源”草莓入选首批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今年他要在塑造品牌上多下功夫,比如探索与电商的多元化合作方式、加大品牌推广力度等,让合作社品牌成为越来越受信赖的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是东港市草莓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东港市农村经济局副局长于立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草莓第一县”和辽宁省首批命名的“一县一业”(草莓)示范县,东港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为区域优势农产品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支撑。目前全市有无公害草莓专业合作社128家,家庭农场28家,有机草莓认证企业2家,现代草莓科技示范园区200余个。全市草莓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企业+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链条。

[责任编辑:张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