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谈了如何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如何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涉及两个问题:其一,以什么样的思路设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其二,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
一、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设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因此,政治道路的选择对于国家的存在、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领导层的有序更替异常重要。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政治道路的选择对我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具体而言,该以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设计和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对于我国而言,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各种势力、各个阶层纷纷登场,尝试了各种方案。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维新人士发起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我们会频频失败,频频地与外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究其原因,我们在器物、思想、制度、文化等方面均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就导致了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思想、需要一种力量把四万万中国人团结起来,这种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种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贫穷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结合着中国国情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分别结合着世情、国情、党情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基本解决了贫穷问题,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实现了富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其中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时刻。
以上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扎根于中国土壤,是充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时,必须牢牢结合中国国情,牢牢扎根中国土壤。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外国的政治文明。我们要对外国的政治文明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外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
制度自信并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是完美无缺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自信并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具有特定含义:第一,在目标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第二,在内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
二、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不可能千篇一律、归于一尊。”因此,政治制度的评判必须是具体的,不能是抽象的。
在政治制度的评判上有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我们有欠缺,要搬过来;另一种观点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种观点就是在抽象地评判政治制度,没有考虑特定政治制度的“水土问题”,没有考虑国情问题。
具体而言,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呢?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八个评价标准:第一,国家领导层能否有序更替?第二,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第三,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第四,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第五,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第六,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第七,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第八,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在这八个方面,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我们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了任期制度,实现了国家领导层的有序更替;我们改革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丰富了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权利、形式和内容,确保了人民能够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确保了人民群众能够畅通地表达利益要求,确保了社会各方面能够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我们推行“权力清单”“党务公开”等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行“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增强了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我们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并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确保各方面人才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我们用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提出加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确保党依照宪法和法律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我们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了多层次权力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师、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