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大家谈】经济增长开启春运快捷模式

2018-02-12 15:24:00
来源:观点中国
字号

  莫开伟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2018年2月,中国春运开启,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又一次受到了全球瞩目。春运这短短的40天时间里,见证了数亿人乃至数十亿人次行走的身影,这不仅是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出具的一道“测试题”。

  自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从1.8%上升至14.8%,人均GDP从384美元提高至9280美元。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社会的基础设施,推进了我国的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自1979年春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40年间,全国旅客发送量从1亿增加至30亿,时速从40公里加快到350公里,购票方式从站点“小窗口”到互联网“大数据”,回家路径从频繁转车“绕来绕去”到一站到底“四通八达”,出行方式从“绿皮火车”到“滴滴拼车”。

  交通运输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及势力的“一面镜子”,中国经济调整增长强有力支撑成了春运条条回家路的最坚实的“铺路石”;十二五期间,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2.5万亿元,极大的改善了铁路、公路和民航等面貌,提高了客运能力;十三五前两年即2016至2017年,国家投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市高达8.6万多亿元,大批高铁、公路和民航等“铁公鸡”项目建设开通,它让人们春节回家耗费的时间更短、舒适度更高、可选择性更多。

  因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春运回家的道路不再艰难。2017年中国铁路投产3000多公里铁路新线,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了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高铁“四纵四横”网络已经形成。在西部,兰渝铁路、西成高铁、渝贵铁路陆续开通,从西安出发不到4小时即可到成都,困扰人们多年的“蜀道难”成为历史;在中部,贯通东西、承接南北的“米”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型;在北方,石家庄到济南高铁开通后,列车运行时间比以前少了一半。同时,列车数量也已增加至3819对,且高铁、城际等快速列车占比高达60%,铁路整体运力大幅提升。且根据官方计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和质量将达到世界领先。届时,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高铁网将基本建成,高铁将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左右。

  因科技进步的有力保障,春运回家的时间大大缩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一代铁路客票系统的研发使用,人们通过网络“动动指尖”即可购票。随着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成熟,各大火车站“刷脸”进站设备从571台增加到1000台,旅客只需将身份证放在闸机的扫描区,闸机上方的屏幕同时识别出旅客的面貌,两者核对时间只需3秒钟,旅客进站效率大大提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了列车,“网络订餐”、机器人指路等“暖科技”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人们返乡之旅中的出行体验。随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大力投入运行,北京至太原、西安、成都、沈阳,上海至昆明、厦门、合肥,南京至南宁,深圳至重庆,广州至兰州等方向,都将逐步增加开行“复兴号”,人们回家的时空距离大大压缩。从购票、进站到途中,各个环节的效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春运出行正变得更快、更“贴心”。

  因出行观念的更新转变,春运回家的方式更加灵活。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共享经济”的崛起,拼车回家过年的乘客越来越多。据360浏览器《2018春运预测报告》显示,不同于2017的抢票春运形势整体较为乐观,除了铁路客运能力大幅提升,人们回家的方式变得更为多元,打车拼车、自驾、甚至骑行等多样化返乡方式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春运高峰压力。互联网拼车这一回家方式近年来“异军突起”,又因为司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路线,尽量避开拥堵、事故高发路段,因此,春节拼车回家已成为除火车票外很受乘客喜爱的出行方式。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鼓励并规范顺风车、营运车辆城际拼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参与春运,要充分利用社会运力资源,提高运输能力。

  “世界变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经济正步入转型发展的稳固期,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科创能力飞速提高,越来越多闭塞的地方有了出路,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追逐梦想的机会。今天的中国人出行越来越放心,越来越开心,原来“一票难求”的春运也正朝着“舒心回家”转变。一句话,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将不断开启春运快捷模式!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