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鲜肉到黑脸蔡,20年海外奋战留下了他的传说!
小新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力军,中央企业建设者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用真情、汗水和热血,和沿线各国人民共同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2月8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国资小新等联合开辟专栏,与小新一起走进一带一路央企建设者,听听他们在一带一路上演了哪些相遇相知、共建共享、合作共赢、文化融通的故事。
2018年1月24日,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卡西姆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的大型能源项目——卡西姆燃煤电站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
负责电站投资建设的中国电建卡西姆发电公司总经理蔡斌,三年来一直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作为国资委首届“央企楷模”,他赢得了这样的评价:“你筑就了大坝巍峨,搭建了邦交友谊,挺起了央企脊梁,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强的能源动力……”
多年来,蔡斌默默坚守在海外投资事业第一线,从国内到国外,从EPC总承包到BOT项目管理,他先后参加或主持了11个电站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1000多万千瓦,有力推动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设备、中国文化一体化“走出去”。
拼命三郎迎难而上
1985年大学毕业,蔡斌毅然投入水电一线建设,从此他的命运就与电建结缘。
从葛洲坝电站到四川二滩水电站,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职业生涯的最初十年,蔡斌一直奋斗在最艰苦的施工一线,困难和挑战磨炼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能力。
从上波迪?科西水电站开始,开启了他长达20年的海外工作生涯。蔡斌先后负责叙利亚幼发拉底河上的迪什林水电站、马来西亚巴贡水电站、老挝南俄5水电站、老挝南欧江流域水电站、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等10余个国际大型水电、火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及管理,总装机容量1000多万千瓦。
哪里有困难,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蔡斌的身影。
2010年3月,老挝南俄5水电站面临工期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他临危受命,盯在施工一线,通宵达旦与参建单位一起剖析问题症结。引水隧道地质条件恶劣,坍塌渗水严重,是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他踏着齐踝深的泥泞,深入到掌子面摸清情况,制定了“短进尺、强支撑、强观测”的施工方案,针对管理薄弱环节,强化现场管控,提前一个月实现发电目标。
该项目顺利获得COD商业运行证书,并荣获2013年中国电建集团优质工程奖。
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是凭着这样一股从不服输的“强劲”,一个个困难在他面前迎刃而解。2013年8月,老挝南欧江流域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最大洪峰达到6246立方米每秒。他昼夜守在现场,指挥各梯级电站抗洪,当时最大的那次洪峰就在距他不到一米的脚下通过,面对滔滔洪水,他沉着冷静,运筹帷幄。
30多年来,他走过了多少个项目,已经多到数不清。但每到一个新项目,蔡斌总是不停地穿梭各施工厂队之间,了解施工、物资、设备情况,了解地质情况及人文环境,尽快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查看现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和办法,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方案,不舍昼夜,忘我工作。
2012年,他既要负责南俄5电站项目建设,又要负责南欧江流域3个梯级电站项目融资、征地移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等任务,工作跨度大、战线长,涉及问题多,需协调的单位多,工作异常艰辛,工作负荷空前繁重。特别是项目建设、移民征地等需与老挝当地中央、省、县、村各级政府沟通协调,加之各级电站坝型结构不同,地质条件差异大,施工条件复杂,这些像拦路虎一样摆在他面前。
面对困难,他理清思路,排除万难,采取“走动式管理”、不定时蹲点督导的方式,连续数年驱车数百公里在几个工地往返奔波,随时到各梯级电站检查、督导,累了就在车上眯会儿。走完南欧江流域一期项目的3个电站,就要穿过老挝2省6县,陆路往返900公里。
正是凭着他这股“拼劲”,南欧江一期项目面临的道路不畅、地质变形、洪水泛滥、洞口塌方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二、五、六级电站均按期完成大江截流等节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