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招释放更多红利
本报记者 邱海峰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学前教育的投入上要出台公办园生均拨款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10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近期,民生话题持续升温,多个部委和地方就2018年民生工作作出部署。对此,专家指出,今年更多的民生实招将有助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鼓起百姓“钱袋子”、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及精准脱贫等方面,更多的红利将有望得到释放。
具体指标向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日前介绍,201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连续第五年超过1300万人,达到历史新高。四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7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随着经济增长,民生保障继续改善。”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17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跑赢了人均GDP。600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已经完成。旅游方面,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9亿人次;文化方面,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体育方面,全民健身比例达到50%;教育方面,2017年高校毕业生795万多人,全世界在校大学生的20%以上在中国。我国医保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张医保网。
“从2017年的各项民生指标来看,‘表现突出、明显向好’是很合适的评价。收入、就业这些基础性的指标均有亮眼表现,同时脱贫攻坚有序推进,并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一大批贫困县脱贫摘帽。此外,在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投入持续增加,效果也加快显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