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潢川变“三下乡”为“常在乡”
文化送到基层 健康送给农民 技术送到田头
河南潢川变“三下乡”为“常在乡”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晏乾坤
2月2日,听说河南省潢川县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来到双柳树镇,四面八方的父老乡亲就围过来了。
“锦绣华夏春万象、太平盛世福千秋”“和平天下家家福、喜庆人间处处春”……活动现场,书法家奋笔疾书,春联刚一“出炉”,就被一抢而光;县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带来内科、外科、眼科等义诊项目;科普志愿者忙着给群众宣讲科普知识,发放科普读物……
近两年来,潢川县通过夯实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培训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把文化送到基层,把健康送给农民,把技术送到田头,文化卫生科技“常下乡”“常在乡”已成常态。
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竹板一打啊,我把祖国夸……决胜脱贫攻坚战,确保一个不掉队;新理念新征程,高奏凯歌向前行……”在潢川各个村的文体综合广场上,每天的歌咏、秧歌健身表演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先进文化教育人,不断丰富基层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提高了潢川群众的文化素质,而且还改善了村风民风,提振了精气神。
为了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潢川县整合3000多万元,按照贫困村文化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有经费、有机制、有效果、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六有一响一通”的文化惠民扶贫总思路,为全县所有贫困村建设一个综合性文化服务广场,今年可以建成95个,到2020年全县272个行政村将实现全覆盖。
潢川还积极鼓励各帮扶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下村入户,开展村文化设施设备使用培训,管好用活现有资源。同时,发挥乡镇文化站的指导和协作作用,帮助各贫困村结合实际,组建1至2支文艺队伍,采取创编小品、相声、歌舞、群口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让健康积极的文化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2017年底至2018年初,全县272个行政村中200多个村都组织了村级文化演出。
“大力培训农村文化骨干,在广大乡村造就了一支永不走的‘三下乡’队伍,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对文化的需求。我们乡也成立了书法家协会,目前已经发展本土书法家13人。”河南省书协会员、双柳树镇书法家王刚介绍。
不让群众因病返贫
在脱贫攻坚中,潢川县在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进行大数据分析时发现,因病致贫的高达53.2%。
“由政府财政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扶贫医疗保险,为贫困群众筑起五道防线。”潢川县县长兰恩民说,县财政一次性拿出1531万元,为全县6.6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购买了200元的扶贫医疗保险和3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从2017年起,贫困户在乡镇卫生院看病不设起付线,合规费用未报销完的可报销95%;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300元可报销90%,市级医疗机构起付线700元可报销85%,市外医疗机构起付线1000元可报销80%。且不管在省、市、县哪一级医疗机构看病,自付费用部分均可再报销70%以上,从而解决了贫困人口看病费用高、自费负担重的问题。
为方便就医,潢川县在28个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开设贫困人口“绿色通道”窗口,为贫困人口提供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等服务,方便贫困群众就医。在县行政审批大厅设置贫困人口“一站式”服务窗口,五道防线统一便捷结算。该县还对贫困人口全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确服务内容,定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全面健康管理,有效满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健需求。
此外,该县还出台了慢性病救助政策,将高血压、精神病等20种疾病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报销范围,实行70%定额报销,在定点医药机构购药时直接报销。
科技带来致富新希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16年年底以来,潢川县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采用“科技+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大力推广“种绿色稻,养生态虾”的稻虾共生模式,打造“稻乡虾”和“虾乡稻”两个品牌。
为解决“稻虾共作”的清塘、饲养、防病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潢川县建立了“虾稻共作”生产档案,实时掌握“虾稻共作”生产情况;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学习班,邀请省市水产专家讲课,将养殖户急需的技术传授给他们;该县水产部门牵头建立了一支小龙虾专业科技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让“虾稻共作”的技术传送到微信群、走上互联网,全方位开展技术宣传。
据统计,2017年该县共举办“虾稻共作”技术培训20期,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发放资料5000多份,现场技术指导4000多人次。目前,潢川县小龙虾养殖规模已由2016年年底的不足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5万亩,“稻虾共养”已成为当地农民实现稳定脱贫的新途径。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