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春运故事:归乡的“变”与“不变”

2018-02-02 13:2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贵阳2月1日电 题:春运故事:归乡的“变”与“不变”

  记者 刘鹏 李婧

  2月1日,持续湿冷了半月的贵阳,终于迎来了一缕温暖的阳光。中午时分,人们在午饭的满足后,纷纷来到室外享受难得的暖意。在贵阳北站,陈尹发在自动售票机前取好票,没有急着进站,也是选择在外面的广场上晒起了太阳。

  当天,2018年春运拉开序幕,众多在外打拼人士正式开启了归乡之旅。

  归乡者在贵阳北站搭乘高铁回家。 刘鹏 摄

  归乡者在贵阳北站搭乘高铁回家。 刘鹏 摄

  “不急嘞,”即将踏上归程的陈尹发在阳光下伸了伸懒腰,满意地说到:有阳光的天气,回家的心情更舒畅嘛。陈尹发之所以“不急”,是因为他早已在网上购好了票,将乘坐渝贵铁路,2个小时便能回到老家重庆。

  “回忆过去,这是不敢想象的。”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来走遍了全国多个省市的李克战直言,以前的春运和现在的春运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火车票购票方式单一,只能跑到车站窗口排长龙购买,漫长等待后,还不一定能买不到票,被抢光了。”仅排队购票这一项就令李克战记忆犹新。

  早期,铁路客车多为“绿皮车”,搭载人数多,价格便宜,这是李克战每次归乡的优先选择,也正是因为人多,“绿皮车”成了一种“折磨”。“座位上,过道上,厕所间,只要有站立的空间都挤满了人。”李克战调高了语调继续说,除了拥挤,车厢还时常灌进冷风,空气中更是弥漫着不知名的“异味”,刺鼻难忍。

  “啤酒饮料矿泉水,瓜子扑克牌八宝粥,来来来小伙,把脚收一下!”归乡者潘翔抱怨道,每当快要睡着时,就被这“魔性”的叫卖声给吵醒。醒了饿了,看着没有盖盖子的桶装饭,担心卫生问题又不太敢吃;想上个厕所,等了半天厕所门上还是显示“有人”;到站下车,也是被挤下去的……吐槽着,吐槽着,潘翔忍不住笑了。

  “绿皮车、泡面味、蛇皮袋、嘈杂、漫长、拥挤、煎熬……”这些都是众多人的春运记忆,但在贵阳站环卫工人张阿姨的春运记忆里并没有这么多内容,只有“工作量逐渐减少”这一项。

  张阿姨说,以前的春运期间,火车站里的垃圾都是扫不完的,感觉就是不扫垃圾就这些,扫了,垃圾还是这些。“现在好多了,每天只是捡捡少量的烟头和纸屑,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了。”

  从绿皮火车的漫长难熬到高铁的飞速前行,从熬夜排队购票到便捷的网络购票,从繁琐的人工检票到智能刷票进站……数十年来,春运历经了无数变迁。贵阳北站客售车间党总支书记彭宗杰这样感慨:每一次的变迁,旅客归乡的路越来越短,归乡的心越来越舒畅。

  的确,近年来春运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也是归乡者亲眼见证实实在在的变化,当问及春运的不变之时,归乡者纷纷表示:春运没变的是,人多。

  人多,人山人海,这是每年春运不变的“标签”,然而,这“不变”的背后,是人们对家的思念。

  夜幕降临,贵阳北站的候车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座椅上坐满了候车的旅客。刘志华和两位工友正在座椅上,一边谈笑,一边大口吃着快餐,座椅下,摆放着一堆大大小小的行李袋。(完)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