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英国首相访华,中英从未离开逻辑线

2018-01-31 09:26:00
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今天到访中国,这将是自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英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两国宣布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后,双方首次举行总理年度会晤,也是梅就任首相后首次正式访华。这次访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同梅访华的有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以及一个“最大规模的商业代表团”,这几乎是当下大国领导人出访的标配。显然,扩大中英经贸是梅此行的侧重点。行前,英国舆论总体表现出了较大的期待,希望能多签“大单”。2017年,中英双边贸易额的增幅在欧洲最突出,尤其英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9.4%。这大概是人们预期中英关系下一步走势的核心依据。

  但是,中英关系是复杂的。从伦敦方面看,中英关系大体有两条主线,一是英国对发展与中国合作逐年上升的强大需求,特别是英国脱欧之后中国对英国的重要性进一步在战略上突出出来。二是英国是典型“西方国家”,西方世界对中国有偏见,它们对解决彼此间问题的思维方式很相近,其所导致的副作用在英国对华关系中也会不断发作。

  卡梅伦执政6年,中英关系充分展示了上述两条主线的博弈。卡梅伦执政初期鲁莽地会见达赖导致中英关系近一年半的停滞。之后卡梅伦政府痛定思痛,在欧洲国家中率先加入亚投行,并非常主动地将中英关系提升到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迈出了其他欧洲国家未能迈出的步伐。

  到了特雷莎·梅这里,那两条主线似乎又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一番新的博弈。这种情况下,英国作为“西方国家”的一面会本能地产生一些影响,让中英关系的衔接出现某些不和谐。因此在一段时间里中企投资的核电项目一度被搁置,伦敦方面还传出包括要派新航母到南海“巡航”等强硬声音,梅的访华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很快实现,这一切招来了纷纷猜测。

  然而中英关系的基本面没有变,逻辑没有变,两国加强合作的真实需求在继续膨胀,英国像是出于“西方式的原因”闹了一点情绪,就很快找回了大国的战略理性,重新审视为什么中英“黄金时代”是对伦敦有长远价值的重大选择。

  世界在变,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的中国,脱欧后的英国必须与其余的世界更加紧密,中英关系该怎么走其实已经由大趋势的内在逻辑线所决定。英国并没有重整这条逻辑线的力量和意愿,它显然不想做当今世界格局一个决定性的颠覆者,它更想做的是顺势而为,实现本国发展利益最大化。

  中国非常尊重英国,同时也很注重对原则的坚持。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中英关系稳健发展,欢迎英国每一次做出的有利于两国关系的调整。中英关系完全有可能在国际社会树立出“和而不同”的独特外交范例。

  梅对“一带一路”的态度,被一些西方媒体单独拎出来予以特别关注。整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很成功,欧洲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大都是积极的。英国官方多次表态“一带一路”是英国的机遇,这与英国的国家利益存在真实契合关系。伦敦能否不受一些杂音的牵制,不因对它们做“权宜的迎合”而耽误“一带一路”的机遇,将是中英关系能否走上“黄金时代”新高度的关键。

  期待梅的访华,为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注入更丰富的信心和内涵。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