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捷克样本

2018-01-30 13:09:00
来源:中国网
字号

  “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中捷两国关系持续升温,经贸数据给出有力证明。2017年,双方贸易尤其是捷克对华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据中方统计,1-9月,双边贸易额达到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捷克对华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4.4%。中国企业纷纷将捷克作为中东欧地区的首选。投资、收购、设立总部……,捷克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样本。

  华为:布拉格街头随处可见的广告

  在国内手机终端市场,华为只是众多国产品牌中的一个。而在捷克,华为手机的曝光度令记者惊讶。在捷克高速公路、机场、地铁、商场、街头等地随处可见华为的广告。为了更加本土化,华为手机终端广告还选用了捷克优秀的冰球运动员雅格尔作为品牌代言人,华为手机已经成为捷克民众喜爱的终端产品。

  记者了解到,随处可见的手机广告只是华为深耕捷克市场的“冰山一角”。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突出代表,华为于2003年进入捷克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进入捷克全国企业百强名单。如今,捷克三大电信运营商的LTE网络都由华为承建,成为当地主流电信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伙伴。据了解,未来五年,华为将在捷克投入约3.6亿美元,到2021年累计创造约4000个就业岗位,努力与捷克在国家宽带、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华信:在捷投资金额最大的中国公司

  “一带一路”赴捷克采访组入住的宾馆位于布拉格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球场的楼下,这是捷克顶尖级别的足球队。记者意外发现,在球场入口处球队形象的大幅画面上,中央位置竟然有“中国华信”四个汉字。原来,在2015年9月,捷克最具历史的布拉格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股东申请破产。华信接手了原股东的股权,成为斯拉维亚俱乐部的控股股东。

  “华信”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民营石油公司,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华信成为在捷克投资最大的中国企业。

  据了解,2014年10月,华信与捷克J&T金融集团在北京签订协议,通过收购加定增形式收购J&T金融集团50%股权。华信成为首家控股欧洲银行的中国民营企业。航空运输方面,华信收购了捷克第一大航空公司Travel Service;旅游服务方面,收购了中东欧最大的在线旅游电商INVIA等;高端物业方面,收购了布拉格最大的写字楼Florentinum、历史悠久的布拉格东方文华酒店和皇宫艺术酒店等两家五星级酒店;文化体育产业方面,收购捷克第一大媒体美迪亚集团、第三大媒体恩姆珀莱萨出版集团、巴兰多夫电视集团,收购了布拉格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收购了捷克百年知名啤酒集团老博克;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收购了捷克扎达斯特种钢,并与Penta飞机制造公司及具有甲级资质的高铁工程公司达成合作。

  目前华信在捷克累计协议投资额达到120亿元人民币。

  长虹:中国在捷克建成的最大规模制造企业

  从布拉格前往机场的高速公路上,不仅能看见“HUAWEI”的广告牌,路边也出现了“CHANGHONG”液晶电视的广告,让人倍感亲切。

  从捷克首都布拉格往东42公里,就是位于宁布尔克市的长虹欧洲电器有限公司。它成立于2005年,投资金额为3000多万美元,占地11万平方米,2007年长虹捷克工厂正式投产运行,是目前中国在捷克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制造型企业。凭借信息化管理战略和本地化经营理念,长虹欧洲深深扎根捷克市场,其生产的平板电视成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市场。

  万丰:牵手捷克DF公司打造航空小镇

  2016年4月,来自浙江的万丰奥特与捷克DF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万丰集团牵手DF公司,浙江民企的飞机制造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将实现首款飞机的万丰制造品牌。这是万丰与捷克航空企业合作的第一步,万丰将在捷克成立飞机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强与捷克航空龙头企业合资合作。

  DF公司是捷克轻型运动类飞机的知名制造商之一,有着深厚的实力、产品性价比高,在全球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客户群。据悉,位于浙江绍兴的万丰奥特航空小镇已经开工建设,占地总面积2500亩,总投资达75亿元。万丰航空小镇是以飞机研发制造为核心,形成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生态小镇。按照计划,明年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万丰”命名的飞机将从航空小镇下线。

  据中国驻捷克大使馆临时代办陈建军介绍,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中国捷克两国关系持续升温,捷克是中东欧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较高的劳动力素质,这让“走出去”到捷克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对捷克协议投资金额从3年前的不足3亿美元,猛增到2017年的约30亿美元。此外,捷克对华投资存量也达18亿美元,中国成为捷信和斯柯达等捷克企业在全球的最重要市场。中国和捷克的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