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何对中国有“科技冷战”思维? 担心对华丧失技术优势
【环球网综合报道】欧盟三个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要联手“遏制中资收购狂潮”!虽然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收购热情已经减退,但欧洲有政治人物仍然抑制不住对中国企业伸“重拳”的欲望。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马赫尼希近日称,德国计划与法国和意大利联手,以通过更为严格的欧盟法律加强对欧洲企业的保护。《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说,德国外长加布里尔这边还在警告要避免西方与中国的“技术冷战”,那边德国政府已在采取新措施了。
“中国对德投资额2017年是121亿欧元,2016年为110亿欧元,而7年前仅为1亿欧元。”路透社29日称,近年来,中国投资者在欧洲大规模进行企业并购行为,尤其是一些在相关行业具有领军地位的重要企业被中方收购,威胁欧洲在高端经济中的位置。
“欧洲活力”新闻网称,中国对欧盟发动购买狂潮,令人警惕的是,与中国政府有关系的企业正在对新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战略性投资,他们当中不止是民用,也可用在军事领域。欧洲的科技已经出现在中国的飞机、舰船和潜艇上。在自贸背景下,欧盟国家有可能失去他们的技术优势以及制定独立外交政策的能力。
“安全与就业:西方的忧虑”,“德国之声”这样分析德国及欧洲国家对中国收购的担心:就德国乃至欧美整体而言,对于中资企业收购行为加强监管的呼声一再高涨,尤其是在中资表现最为活跃的2016年。围绕库卡以及半导体设备生产商爱思强收购案的争议,让不少人对中资“入侵”具备战略意义的关键行业产生警惕心理。另外,也有人担心中国企业收购后可能造成德国就业岗位流失。
“事件的真正背景是欧洲害怕‘中国制造2025’,害怕中国成为世界高科技制造中心”,德国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夫罗里扬2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欧洲一直公开倡导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但对中国投资者进行限制的做法显然与这一宗旨相违背。他认为,德国这两年不断加大对中国投资者的打击,先是叫停个别企业收购案。然后是去年7月增加了政府对外国企业收购本国企业的干预权。现在又是联合法国和意大利要求从欧盟范围严控中国收购,这有保护主义的嫌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2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过去,欧洲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保持着技术领先优势,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力以及未来会发生的赶超,欧洲的技术优势很难保持下去了,这就让欧洲很自然的有“技术冷战”思维。这种“技术冷战”思维认为,未来国际分工的变化会使得欧洲与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位置互换,而中国也会如同欧洲一样,希望一直保持对欧的技术领先。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任重 陶短房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白云怡 谭福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