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驻华大使:改善印中关系,我的日程满满的
编者的话: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印度总理莫迪向世界宣告了印度经济规模7年后翻一番的目标。这是印度发展雄心的展示。近些年,印度快速崛起,很多观察家从中看到了中国的影子。本来,相似的国情,对发展的追求,可以给中印带来更多共同话语,但诸多因素却导致两国关系频生波折,更让所谓“龙象之争”超出经济发展范畴。特别是去年洞朗对峙事件发生,印度方面的强硬及舆论中弥漫的对华敌意令人吃惊。面对中国,印度究竟在想什么?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印度驻华大使加塔姆·班巴瓦尔,他坦率地谈了他的看法。班巴瓦尔去年11月下旬正式展开在华外交工作,此前曾在印度驻华大使馆当过副代表,在巴基斯坦、不丹等国有工作经历,是印度外交界经验丰富的地区问题专家。
谈洞朗对峙——“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事件”
环球时报:作为新任驻华大使,您上任约两个月来有什么感受?
班巴瓦尔:印度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在21世纪,我们从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重新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印中关系对于两国都很重要,因此,被任命为印度驻华大使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当然,这个职位也带来了重大的责任。我来到这里是想与中国人民合作,推动印中关系向前发展。
环球时报:去年的洞朗对峙是一段很不愉快的记忆,虽然它已成过去。有人认为它进一步削弱了中印两国间的战略互信。您同意这种看法吗?作为大使,您对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班巴瓦尔:正如我前面所说,印度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着几个世纪的交流与互动。在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和中国都在和平地相互交流,我们不仅交换商品,也交流思想。我是从这样一个长远的视角去看洞朗对峙事件的。当你这样看的时候,洞朗对峙只是一段更长历史时期中的一个事件。我认为你的说法夸大其词了。印中两国的人民和我们的领导人都有足够的经验和足够的智慧来克服我们之间的这种短暂的障碍。
我相信,在后洞朗时期,印中两国需要比过去多得多的交流和对话。对话应该在不同层面进行,包括领导人层面、官员层面和民间层面。我们需要做比当下所做的多得多的讨论和交流。这样的交流应该是坦率、真诚和开放的。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并建立起对彼此的信任和信心。伴随相互间信任和理解的增强,印度和中国之间将迎来更牢固的伙伴关系。我想说的是,印度和中国是发展和进步的伙伴。我们不是对手。
在我们的谈话和讨论中,重要的是彼此交谈,而不是越过对方、自说自话。我们必须对对方的关切保持敏感。我们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此外,在印中边境,尤其是在一些敏感地区,重要的是不改变现状。我们需要清楚这一点。
谈合作选项——“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环球时报:作为驻华大使,您认为该如何加强两国的战略互信?具体来说,2018年,两国改善关系的选择有哪些?
班巴瓦尔:正如我所说的,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对话、讨论、交流和合作事业。这些应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包括顶层对话、官员互访和民间交流。按照这个思路,印度和中国应该在2018年共同努力,举行更多的领导人峰会和官方会议。此外,我们还应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商界人士、记者、学者、学生、运动员和电影制作者的交流。我们还需要加强两国军事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另一种增进相互了解的方法是推动两国游客的互访。中国需要进口更多的宝莱坞电影,以便更好地了解印度。这是我对2018年的大致安排。我的日程满满的。
环球时报:国家间有利益分歧在所难免,但终归要合作,特别是大国之间。在您看来,中印两国有哪些共同利益?您是亚洲事务方面的专家,如今的亚洲,国家间关系复杂,冲突热点多,作为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中印是否更应该登高望远,进行更大的合作?
班巴瓦尔:你说得对,印度和中国有许多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例如,两国目前都专注于确保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在这方面比印度走得更远。但我相信,我们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例如,莫迪总理启动了“印度制造”计划,以提高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我们想学习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以及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定位自己。你知道中国的电信公司在印度非常成功,我们希望他们至少在印度生产他们的一些产品。同样,印度开启了一项“智能城市”计划。你认为中国公司有可能在这些新的“智能城市”中帮助我们吗?或者,一些印度的IT公司可以协助中国的大数据计划。
印度和中国在许多国际和全球性问题上也有共同立场。最主要的例子就是气候变化。过去我们在这个项目上一直通力协作,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仍能共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想借此机会向北京市政府表示祝贺,今年冬天我们在北京享有了清新的空气。另外,印度和中国都受到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我们必须继续在反恐努力中携手合作。我甚至建议双方扩大在反恐方面的合作。
印度和中国从全球化中受益,它为我们两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平台。我们都应该确保让我们受益的全球价值观和规则继续得到维护和促进,确保国际间互动的全球规则。所以,你可以看到,印度和中国在许多领域有着非常相似——如果不是完全一致——的利益。让我们在这些问题上共同努力,造福于我们的人民。
谈对华态度——“他们没有反华心态”
环球时报:许多中国人不理解印度社会出现的反华心态,他们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理应有更多共同点。您对此如何解释?
班巴瓦尔: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得到这种理解的。如果你到印度去,在我们的城市和村庄见到平民,你就会知道他们没有反华心态。事实上,印度人民非常赞赏中国过去40年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绩。同样,当我遇到许多中国人时,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温暖和友谊。正是因为这些积极情绪,去年我们收获了印中合作的两个成功范例。第一个是宝莱坞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第二个是中国的小米公司成为印度市场上最大的移动电话供应商。
然而,我们印度确实对某些问题格外关注。首要的是印度对中国巨大且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2017年,印度(与中国)的逆差可能达到550亿美元。印度的药品和IT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除了中国。为什么?20年来,我们一直在要求中国市场向我们的药品和IT产品及服务开放,却徒劳无功。我们如何理解这种情况?我们该得出什么结论?我们应该坦率地讨论这些问题,也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中巴经济走廊”经过印度声索主权的地区,因此侵犯了我们的领土完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大问题。我们需要讨论它,而不是把它推到地毯下。我相信,我们交谈的越多,问题越容易得到解决。同时,请不要忘记,在许多议题上,或者说绝大多数问题上,我们已经在合作并且可以扩大合作。
环球时报:在双边关系经历波折之前,中国和印度曾有过非常良好的关系。直到现在,许多中国人都对那段历史感到亲切,我相信您对此有着相同的记忆。您对中印关系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班巴瓦尔:你说得非常对。我已多次提到,印度和中国同为文明古国,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有交流与互动。你知道吗,中国唐朝的僧人玄奘法师直到今天在印度都是非常有名的。我们在历史书中读到他的故事,对他在印度学习和理解佛教的漫长岁月非常钦佩。同样,印度僧人达摩,我们称他为菩提达摩,在中国也非常有名,因为他给中国带来了禅宗思想。
让我明确地告诉你和你们的读者,今天的印度正在把所有精力集中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转型上。作为邻居,我们希望中国能为我们的努力提供帮助。印度和中国在许多地区和全球问题上有相似做法。是的,我们存在一些分歧。我们需要成熟地合作。我相信,印中两国人民有智慧做到这一点。因此,我对印中关系的未来感到乐观。(作者是环球时报记者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