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已无力领导美国?看美参院领袖摊牌背后的私怨公仇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张朋辉 本报记者 范凌志 丁雨晴】上周,美国参议院在“童年抵美者暂缓遣返”等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导致未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后,美国政府“关门”3天。由此,华盛顿再次向世人上演了一场热闹的“互撕”大戏,而这次的主角不再仅限于白宫,国会的老牌政客也加入其中——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共和党)和少数党领袖舒默(民主党)是除了特朗普之外,表现最抢眼的“演员”。他们互相指责对方拿政府关门当“人质”,麦康奈尔直呼该局面愚蠢,舒默称没办法与白宫沟通。直至政府开门,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警告”对方。如此“卖力”,两位老牌政客自然迅速占据全世界媒体的头条。作为各自政党在国会的“代言人”,麦康奈尔与舒默互怼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令人不安的是,他们激烈交锋的背后是美国两党矛盾的激化,也是美国政坛与社会分裂的深化。
从“摒弃前嫌”到“跌落谷底”
“跌落谷底”,美媒如是形容麦康奈尔和舒默之间的关系。曾经,他们被认为有望为美国参议院带来“崭新且更高效的合作关系”,如今,这两位参议院领袖被称为是导致美国参院政治“崩溃”以及政府“关门”的导火索。
现年76岁的麦康奈尔是矜持内敛的肯塔基共和党人,不怎么喜欢抛头露面,常常拒绝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评论。他1984年就被选进参院,是肯塔基州任职时间最长的参议员。2007年至2014年,他代表共和党成为参议院少数党领袖,2014年底随着共和党取得多数席位,成为多数党领袖。67岁的舒默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一路从纽约州众议员、联邦众议员走来,1998年当选参议员。此后,他还担任过民主党参议院党团副主席。2017年1月,舒默接替哈里·里德,代表民主党成为参院少数党领袖。
在担任目前的职位之前,麦康奈尔与舒默就有“交锋”。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舒默正担任民主党参议院竞选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曾在电视上做攻击麦康奈尔的广告,指责后者的松散监管导致美国经济崩溃。此举令麦康奈尔火冒三丈,以至于他多年后才能心平气和地与舒默谈论该话题。舒默也曾担任民主党前参院领袖里德的最高副手——当时里德的对手也是麦康奈尔。那时负责“文宣工作”的舒默,自然少不了经常向麦康奈尔“开炮”。
舒默担任民主党参议院领袖之初,两人曾承诺摒弃前嫌,“重新开始”。但好景不长,在政府人事任命投票中,舒默反对麦康奈尔的华裔妻子赵小兰担任交通部长,此举令两党众多参议员十分震惊。“你在纽约没有任何交通项目吗?”投票不久后,麦康奈尔似威胁似开玩笑般问舒默。一些参议员认为,舒默此举是两人关系走向的“紧要关头”。
此后,两人频繁“交手”。麦康奈尔启动“核按钮”,改变参议院规定,强行提名被指责涉嫌抄袭的戈萨奇担任最高法院法官。而舒默曾利用参议院程序为特朗普的多名内阁人选制造麻烦。特朗普政府的职位空缺现象十分严重,这其中,舒默“功不可没”。他还试图阻止特朗普的重要支出预算,尤其是修建美墨边界“大墙”。与此同时,麦康奈尔利用他能用上的所有议会规定,竭力废除奥巴马医改法案并努力推行减税方案。
美国《纽约客》杂志称,虽说舒默在上任之初说过会与共和党人“重新开始”,但其实,他那时候满脑子渴望在民主党处于弱势之际与共和党斗争。他2016年12月就曾对麦康奈尔喊话:“我将告诉你我怎么想,有时你可能喜欢,有时不喜欢。”舒默也说过,当希拉里输给特朗普,他陷入了3天的极度消沉,到了第4天,他对自己说:“随着特朗普成为总统而且你成为少数党领袖,这份工作变得重要得多。”从此,这个念头使他振作起来。
美国“政治”网站称,作为两党领袖,两人很少直接接触。舒默甚至在一次采访中“意外”得知,麦康奈尔的全名第一个字是“阿狄森”,这已成为国会山的笑谈之一。而在麦康奈尔看来,舒默过于自信,容易导致事与愿违。
“缔造者”与“阻挠者”
作为民主党前参院领袖里德的继任者,舒默曾被寄予厚望,以修复麦康奈尔和里德之间长达9年争斗留下的伤疤。即使现在舒默与麦康奈尔如此针锋相对,但在一些美国议员看来,他们的关系并未真正陷入僵局。与麦康奈尔和里德的关系相比,他们之间远未到那种“极其尖酸刻薄的程度”。
美媒这样描绘麦康奈尔与里德之间的关系:2015年11月的一天,两人举行了一场“罕见”的面对面会谈。目的很简单,制定这一年年末的立法议事日程。但该会谈使他们从未热络的关系降至“痛苦和不信任”的最低点。当麦康奈尔告诉里德不能在“必须通过”的一项交通法案中提及有关“9·11”救援者和以色列的内容后,里德怒气冲冲拂袖而去。在不到一天时间里,里德的盟友们公开声称麦康奈尔将“9·11”英雄当做谈判筹码。后者也开始大发雷霆,他不仅公开驳斥里德的指责,而且在近一个星期后仍在私下里埋怨里德不应利用闭门会议发起政治攻击。
“政治”网站说,时任众院议长瑞安(共和党)和少数党领袖佩洛西(民主党)可以打电话聊天、一起吃牛排,而麦康奈尔和里德如同初中生一般在争吵。他们在接下来一个月里仅举行过一次会谈,即便两党议员都在忙着就年底支出和税收法案展开磋商时,两人也只是通过各自副手沟通或偶尔在楼道上“咬牙切齿”地聊上一两句。
由此看来,美国两党参议院领袖的互怼从未停止,而对于麦康奈尔来说,他在不断的争斗中还要进行“角色转换”。作为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有“美国头号阻挠者”之称。尤其是在2010年,他宣布“我们想要做的唯一最重要事情是不让奥巴马总统连任”。那时的麦康奈尔被美媒形容为“反派角色”。《华盛顿邮报》称,麦康奈尔通过自律、狡猾甚至让人恐惧在其所在州和国会山紧握权力,赢得选举、阻碍通过法案、不让奥巴马享受两党支持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白宫一名前官员曾说,大部分政治人物的梦想是当总统,麦康奈尔则是想成为多数党领袖。当他在2015年如愿以偿后,《华盛顿邮报》称,常年扮演“守门员”角色的他开始需要在医疗、基础设施等“昂贵事务”上“进球得分”,推动法案通过。麦康奈尔能否做好,取决于他是否能从“阻挠者”变为“缔造者”。
“政治”网站去年9月报道说,截至当时,麦康奈尔从未发起任何一项最终成为法律的重要立法行动,也从未成功地以领袖身份通过任何重要法案。显然,成为“缔造者”并不容易。
各自选民的“囚犯”
麦康奈尔和舒默及其前任的对立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斗争的缩影。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们更多的是代表美国两党建制派的观点,其对立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美国政治的高度分裂。
李海东表示,在美国国会中,争议较大的议题多集中在民生和移民方面,比如医保、减税、少数族裔等。议员由各自选区民众投票选出,自然要在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24日对《环球时报》说,两党斗争更多时候是在“扯皮”,两年内能达成的法案数量很少,直接结果就是国会效率非常低下。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价值认同分歧根深蒂固,双方对国家运作方式的理解很不一样。共和党强调‘小政府’,民主党强调‘大政府’,这种分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法妥协,只能通过政党轮替进行调整。”李海东说,从非美国人视角看,这不是一个好榜样,但对美国人来说,他们从建国起就不太讲究效率,更多地在强调分权。双方在漫长的平衡斗争中,也解决了如黑人、妇女地位等大议题。像是麦康奈尔这样在奥巴马时期“一门心思搞破坏的人”,民主党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最高产的谈判伙伴”。《华盛顿邮报》称,麦康奈尔常在最后关头做出“不那么大”的让步,必要时达成两党协议,例如2010年与时任副总统拜登开展秘密谈判,延长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减税措施。
不过李海东表示,美国两党的矛盾发展到当下这个情况,激化太深刻了,有人甚至说“就差内战了”。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但目前的状况显然对美国的治理非常不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说,导致政府“关门”的谈判破裂、党派乱局和指责游戏令人困惑,然而,两党之间日积月累的不信任和一位自称“终极交易达成者”的总统联合作用,将这个国家带到悬崖旁,并陷入对两党都充满风险的政治僵局。最终,两党都不愿意眨一下眼睛,而且也没有这么做的好借口,毕竟他们都是各自选民的“囚犯”。CNN感叹,“摊牌大戏显示,华盛顿已无力领导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