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村支书魏登殿,四十年坚守推动山乡巨变
新华网武汉12月21日电(肖进安 刘晓丽)12月中旬,在湖北大部分地区才刚刚感受到冬季寒意的时候,位于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坎子山村已经开始下第四场雪。寒气逼人中,头戴回族男子白色小圆帽、身着黑色旧夹克的魏登殿迎面走来。1500米的平均海拔、夏凉冬冷的气候给他的脸庞染上了红黑的底色,四十多年的操劳奔波又在额头上面刻了几道深深的皱纹,胸前的党徽胸章熠熠闪光。
魏登殿是坎子山村的村支部书记,回族,新中国成立以后,坎子山村只有过2任村支书,魏登殿是第二任。从1975年开始,他像一头勤恳坚韧的老黄牛,在这个岗位上耕耘了43个年头。
魏登殿说,退伍刚回到坎子山村时,看到村里的面貌,觉得特别心酸。那时候的坎子山村没有水,不通电,村民住着茅草屋,山地经常被山洪冲击,种不出庄稼,出行只有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村民去乡里办事,得走上大半天。
魏登殿首先帮村民解决了吃水的问题。早期坎子山村的用水靠人工挖的蓄水池,水是绿色的,人畜同饮,村民常常因为水质问题闹肚子。魏登殿将村民召集起来集中做水窖,从1979年开始,慢慢做起了110口水窖,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用水问题。
如今,除了小水窖,村子里更建成了八口200平方米的大水窖,用水管子直接接到了村民的家中。
村民住房问题也是魏登殿想要积极改善的方面之一。当时坎子山村多数居民都是住的茅草房,抵御风雨和抗寒性能都很差,整村只有十三户住的小瓦房,魏登殿下决心要让所有村民都住上小瓦房。1979年开始,他带领村里组织老百姓三户五户一起办瓦厂,瓦厂办起来以后,将茅草房陆续换成了瓦房,村里的自力更生加上国家异地搬迁的好政策,现在坎子山村的村民住上了整齐划一、漂亮宽敞的小洋楼。“目前就是小瓦变大瓦,大瓦现在变楼房了”,魏登殿说。
根据魏登殿的描述,原来从坎子山村出行,走在羊肠小道上,两头不见天,出行尚且困难,村民种植的高山玉米、土豆、包菜等土特产更是运不出去。为了解决出行难的问题,魏登殿背着干粮水壶跋山涉水,终于申请到了一笔宝贵的修路款。拿着这笔钱,他亲自上阵,带领全村劳动力用铁杆子敲,用锤子锤,历时11个月终于通过双手修通了一条出山路,村民从山里到集镇的车程从5小时缩短到了15分钟。
村子不通电也是魏登殿时时记挂的问题。当时湖北口乡用电困难是普遍现象,为早日帮村民用上电,坎子山村接上了临近村子的陕西省镇安县的电。如今提起来,让魏登殿特别骄傲的是,“全乡27个村,我们是第一个用上电的。”
坎子山村山大人稀,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让这里的农产品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村里成立的高山无公害蔬菜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让农民的荷包逐渐鼓起来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坎子山村由无水、无电、无路、无地、无产业的“五无”村变成了“五有”村,回乡创业就业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
年过六旬的魏登殿有了更大的梦想,一是把异地搬迁落实到位,让山上的贫困户全部住到宽敞的小洋楼里来;二是利用好村里万亩石林、奇秀溶洞、千年古树群等自然资源,把坎子山村乡村旅游搞起来,让村民吃上旅游饭;三是在村里办起托儿所,省去村民在外租房陪读的开支;最后一个是在村里打造长效产业。他期待10年后坎子山村的百姓都能靠华山松挣钱,让5000亩华山松成为老百姓的摇钱树。
交谈中,走在村里干净平整的水泥路上,魏登殿信心满满。遇到路边村民放养的走地鸡,他会像个顽童一样吆喝一嗓子,碰到村民正在赶出栏生猪上车出去卖,他会在后面使劲帮着推一把……
村里的路他走了几十年,为了正在变成现实的这些理想,他将继续走下去。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入党宣誓时就说过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我必须为老百姓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