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汕头:守护非遗,在传统中寻求创新
唱腔别致的潮剧、针法反复的珠绣、精美绝伦的潮阳剪纸……1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承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广东站)活动采访团走进汕头,感受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娘知道,掩护重担你独立撑持;抚伤痕,娘心如绞老泪滴。”在老妈宫戏台,广东潮剧团为观众带来潮剧《红军阿姆》选段。该剧以吴南生报告文学《松柏长青》、潮剧《革命母亲李梨英》为基础,以李梨英的感人事迹为素材,着力表现一位朴素而坚韧的母亲形象。2017年11月,该剧获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
张阿婆带着年幼的孙子孙女来看这场演出。“我从小就是听着潮剧长大的,这是我们的文化。”她表示,虽然现在娱乐方式多了,听潮剧的次数少了,但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多听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像潮剧这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汕头有13项之多。2017年6月,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馆,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这是汕头第一所市级的非遗展示馆,其展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规模在省内均居前列。
传承与创新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现如今,汕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仍然以家族为脉络传承。
胶水、铁片、丝线、尖嘴钳,这些都是赵岱丽制作“盔头”必不可少的工具。尽管头发花白、戴着眼镜,但她手上的功夫十分利落。赵岱丽的丈夫,是汕头市级非遗项目盔头制作技艺传承人陈衍庭。四十多年前,她跟着丈夫入了这一行。
盔头,即传统戏曲中剧中人物所戴的各种冠帽。在潮剧盛行的汕头,盔头的需求量不小,但工艺极其复杂:制作一顶花旦的盔头,由60多块铁片组成,需要数十道的工序、耗时4天才能完成。“必须一道道工序做下来,没有捷径。”赵岱丽说,许多年轻人对此望而却步,夫妻俩一直没有收徒,仅靠两个女儿将手艺传承下去。
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寮嵌瓷省级传承人许少雄年幼时便跟随爷爷学习嵌瓷技艺。经过他的一双妙手,破碎的茶碗可以华丽“转身”,变成精美的陶瓷拼贴工艺品。嵌瓷是以潮汕风格为主的民间建筑装饰工艺,多用于祠堂、庙宇、民居等大型建筑物的屋顶或瓦片装饰。
对于晚辈愿不愿意继承他的衣钵,许少雄并不担心:“我们应该让年轻人自己选择要走的路。如果他们以后对传统手艺感兴趣,自然会跟着学;不感兴趣也不能强求。”
汕头市级非遗项目珠绣传承人洪裕静也认为,培养兴趣对于文化遗产传承十分重要。她一手执针线,串起盘中的彩珠,在缎面上来回翻飞,才一会儿工夫,一个人物的轮廓就形成了。她所传承的珠绣起源于唐朝,明清时期广泛盛行于潮汕民间。
“针对那些对非遗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政府可以适当给予补贴。”洪裕静认为,与其他技能不同,学习传统技艺往往周期长、成本高、收效慢。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助,鼓励新鲜血液进入非遗领域。
如今,传承传播非遗的形式多种多样。每逢周三,国家级非遗项目潮阳剪纸市级传承人陈小燕就会到汕头大学开设手工班,教学生们学习剪纸。“学生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每次50个名额很快就会报满。”她说。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更多。”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陈小燕惊喜。她常常把学生们现代化的设计灵感和自己掌握的传统纹样、技法相结合,让作品锦上添花。“过去我从没想到,剪纸这项民间艺术可以和英文字母、卡通形象融合,学生们激发了我的灵感。”
在《红军阿姆》导演卢昂看来,如今传承传统文化,势必面临保留传统精髓与创新形式的平衡问题。“现代潮剧,既要让老一辈看着可亲可敬,也要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他认为,在创作中,剧团着力将最有特点的潮剧元素放大,并用现代的声光电技术对舞台进行重新包装,让观众对潮剧感兴趣,想看、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