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机遇期不会再与中国擦肩而过
习近平总书记1月5日的重要讲话提出,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习总书记的这一重大战略判断为人们理解十九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提供了新的聚焦点。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国家都有过很多机遇,但真正能把握住机遇的凤毛麟角。今天历史在一个恰当的时空交汇点再次眷顾中华民族,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了民族的伟大复兴,整个国家和人民踌躇满志。
这一历史机遇期是真实的,而并非中国人的想象。人类发展的基本格局和运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处在了新世纪几条增长带交叉的重心位置上。实力的规模效应更加突出,经济对综合竞争力的带动作用愈发显著。这是一个大国优势不断释放的时代,中国历尽苦难没有散掉,中共将国家空前凝聚了起来,改革开放又让我们在后发国家中先行一步。历史把一个大机遇期赋予我们,正所谓山不转水转。
过去几个世纪的情况表明,光有机遇,如果缺少把握机遇的能力,都是枉然。只有建立起充分的把握能力,机遇才会真正成为机遇期。
那么新时代的中国有什么与以往不同之处呢?
第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国社会紧紧凝聚起来,中国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中的高度政治团结。这是非常难得的。大多数时候,经济发展触发的社会矛盾会导致政治上的松散化,进而酿成反复剧烈冲突。中国成功打破了这一魔咒。举望世界,政治凝聚力是这个时代的稀缺物,国家基础结构的分岔和溃疡十分常见,中国在这方面胜出了关键一筹。
第二,中国度过了超大社会规模的经济负担期,步入了规模优势在内外元素互动中不断生成,形成滚雪球效应的收获期。一些原本一筹莫展的问题在被发展的惯性碾碎,或者被发展的水涨船高淹没,还有些被其他的发展凸起分散了,中国崛起有了越来越多的内在动力,和与外界元素碰撞出双赢火花的能力。
第三,中国社会的发展潜力深不见底。我们遇到了其他社会都有或有过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发展的新增量充满后劲,这是一种关键的战略支援和崛起纵深。同样是发展不平衡,同样是老龄化,但中国的这些问题因发展潜力的托举又与世界其他地方不那么一样。
第四,40年的改革开放和之前近30年的探索,使中国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战略理性。中国不追求对抗性扩张,强调共赢;对内注重民心,把发展民生放在首位;解决对外矛盾十分耐心,内外和谐得到统筹兼顾,从而增加了行稳致远的希望。
第五,中国仍面临大量内外挑战,随着国内民众的期待持续上升,外部的防范之心日趋加重,长跑“最后一两圈的风险”实际在增加。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组织性使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和资源应对挑战,战略的冷静让我们的核心利益线不随意拉长,在最有把握的地方“战之必胜”,这些使得我们成为最具战略稳健的当今大国。
第六,过去5年中国实现了战略能力不断构建中的再整理,争取最好效果以及防范最坏风险成为中国体制的高度自觉。这个国家被西方战略学者无数次预测“行将崩溃”,但我们却蒸蒸日上。中国发展形成了很多西方人看不懂的强大内在逻辑。今后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见招拆招,就一定能够避免颠覆性错误,不让属于我们的未来被人偷走。
中国毫无疑问手里握着一把好牌,把这手牌打好,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考验。我们的总风险和总希望在博弈,这种博弈在形成人类从未见过的大国轨迹。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对风险和挑战甚至睡觉都该睁着眼睛。同时我们更不能失去信心。“坚定拥戴核心,忠诚紧跟领袖”,中国社会的这一强大共识奠定了完成新时代伟业的政治基石。再出发,我们决不会辜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