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领导力”,英法德谁领风骚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欧洲,“救世主”“代言人”的更替可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眼下,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正为“老欧洲”注入一股生气。德国新闻电视台近日点评说:“马克龙唤起法国,默克尔让德国虚弱,特雷莎·梅分裂英国。”英法德犹如“三国演义”,风云人物轮番登场,三国在欧洲的“领导力”也是此消彼长。12日,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与社民党达成初步组阁协议,但仍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英国“脱欧”的后遗症已凸显,“一不小心”已从第五大经济体滑落至第六,而德、法两国恰恰排在英国之前。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看来,英法德三国在欧洲各有各的优势和短板,没有哪国能凭一己之力重塑欧洲,法国提出的改革计划和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才是目前一个比较理想的主导力量组合,而英国也不会完全无视欧洲事务,毕竟欧洲是它的“落脚点”。
英国
一度“亲美”保持强势
如今“脱欧”犹如自残
“法国以前就曾领先!”德国《焦点》周刊认为,马克龙所做的是“让法国重新伟大”。实际上,二战后的法国曾是欧洲的排头兵,高铁列车TGV、高科技飞机、奢侈品行业都是法国作为欧洲强国的象征。法国曾是经济增长最快的欧洲大国,1980年至2007年其经济增长平均每年2.2%,而德国仅1.7%。只是过去“失去的十年”,让法国平均增长率每年仅为0.7%,逊色于德国的1.2%。
“从历史上来看,欧洲国家的政治思想受法国影响最大。法国欧洲一体化的思想由来已久,从拿破仑时期,就是以统一欧洲为目标的,其精英阶层也一直推进一体化思想。”崔洪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但他也强调,相比法国的“思想先于行动”,德国在欧洲事务上则更加务实,其执行力强且效率高。德国出过影响欧洲的政治“巨人”、前总理科尔。去年6月16日科尔去世,欧盟7月1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为其举行历史上首次“欧盟葬礼”,向这位为德国统一和欧洲联合作出贡献的“欧盟总理”致敬。
谁还记得科尔接任者施罗德总理2003年3月推出“2010议程”时,德国还被嘲讽为“欧洲病夫”呢?《环球时报》记者在德国生活10多年,亲眼目睹施罗德执政后期德国失业率高涨、民心低落的局面。2005年默克尔上台后,“2010议程”初见成效。特别是2008年后,欧洲许多国家陷入困境,唯独默克尔领导的德国不受多少影响,出口仍不断增加。许多德国人那几年去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欧,对比当地衰败的景象,都会有感而发,称赞德国政府政策得当。德国经济形势好、社会和谐,默克尔俨然成为“欧洲夫人”,并频频获得“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等称号。
在默克尔之前,欧洲最有领导力的女性无疑是“铁娘子”、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20世纪之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二战后,英国依仗与美国的紧密关系,在欧盟中仍发挥独特影响力,尤其是撒切尔夫人时代。尽管英国经济实力逐渐被德国超越,但在许多领域,英国都在欧洲处于领先,如英国获得的诺贝尔奖数量、进入世界前100强大学的数量、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等。
近年英国的实力下滑无法阻挡。对英国而言,“脱欧”公投又将成为英国政治命运的一个“分水岭”。接替卡梅伦的梅首相,面对的是欧盟这样比较强势的谈判者。经济上,英国民众已有怨言,火车司机亚力克斯·高登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脱欧后物价上涨明显,英镑贬值让进口商品变得更贵,加上几年前经济危机的影响持续到现在,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人流落街头。”
据德国新闻电视台8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法国GDP以2.575万亿美元反超英国的2.56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德国3.7万亿美元,仍排名第四。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说,自“脱欧”公投以来,英国GDP增速已从G7集团的第一名滑落至最后一位。英国《周刊报道》转引《欧盟观察》的话说:“英国脱欧看上去越来越像个自残的决定,不会有人效仿。而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法国总统正在让欧盟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