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 恩来干部学院春节后揭开面纱
“几年来你们对我伯母的照顾与关怀,尤其在她患病、住院治疗期间,为了她的健康、住院治疗,的确给你们增添了不少的麻烦,今特向你们表示谢意。我伯母家现还有陶华等人,今后她的生活费用均由我这儿接济,请当地政府对她勿再予照顾。”这是周恩来总理经有关部门写给淮安的信件之一,就摆放在江苏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淮安出生,并在此生活学习12个春秋。2018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淮安,走进周恩来纪念馆。
去年刚受赠了一件藏青蓝呢大衣
主馆、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淮安桃花垠,馆名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展示周恩来丰功伟绩的综合性纪念场所,1992年1月6日对外开放。
在纪念馆内,摆放着不少与周恩来有关的物件,比如担任总理的任命书、手书的“我的修养原则”、对亲属的十条要求等。
据了解,为迎接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馆在2016年至2017年广泛征集相关文物。
“一个偶然的机遇,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张树迎之子到纪念馆瞻仰后,主动提出要把他父亲收藏的周总理遗物捐出来。”纪念馆馆长陈明告诉北青报记者。2017年年初,他将周恩来在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时穿过的一件藏青蓝呢大衣捐给了纪念馆。
1972年2月,尼克松应周恩来邀请访华,其间,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件衣服就是他到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时穿的”。
北青报记者发现,新的陈列馆正在改造,“预计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陈明说,“届时会有很多相关的文史资料都是第一次面世。”
“将中央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纪念馆内,摆放着三封周恩来经有关部门给淮安的信,除上文提到的信件外,还有一封写于1961年。
之所以去信给淮安县委,是当时淮安县委送了一些藕粉、莲子、工艺品、针织品等给周恩来和邓颖超。
信中写道:“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还这样做是不好的。现在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们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给你们作为藕粉等的偿付价款,其他的一些针织品以后有便再带给你们。总理并指示将中央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一份,请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
2009年4月,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期间曾瞻仰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并向周恩来塑像敬献花篮。
201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曾到江苏代表团,他叮嘱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淮安人杰地灵,是周总理的家乡。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有象征意义。”
省委书记履新后不久便前来瞻仰
2017年10月29日,娄勤俭成为江苏省委书记。11月2日,娄勤俭便到淮安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淮安,是娄勤俭出了南京的第一站。
他说,周恩来同志是一代楷模,是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党政干部学习的崇高榜样。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建设好周总理家乡。
此前已有数任省委书记瞻仰周恩来纪念馆。2015年5月15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2010年-2016年任省委书记)率领省委常委会集体瞻仰周恩来纪念馆。2016年8月4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2016年-2017年任省委书记)到了淮安瞻仰周恩来纪念馆。2017年11月2日,新任省委书记娄勤俭也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
“纪念馆现在没有淡季”
自1992年开馆之后,前来瞻仰周恩来的人便络绎不绝,其中一位日本友人很特殊。
“他叫原田亲义,自开馆之后,每年都会来瞻仰周恩来,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都还会来到纪念馆,前前后后一共来了十多次。”提起这位已故的日本友人,在纪念馆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陈明依旧记忆犹新,“他还组织捐赠了1000株樱花。”
在陈明看来,这样的举动,是出于对总理的爱戴。
当然,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每年1月8日和3月5日,会有很多人自发前来献花,太多了”。据了解,自开馆以来纪念馆已经接待了2600多万人次,现在每年接待的人数在150万到200万人次。
恩来干部学院在故居现场教学
1月3日,淮安市委、市政府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新闻发布会。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淮安市将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活动确定为市委2018年重点实施的五件大事之一。
除周恩来纪念馆的陈列馆在改造之外,位于淮安的恩来干部学院核心区也将在春节后正式投入使用。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恩来干部学院创立于2014年7月,是淮安市重点打造的全国性党性教育平台,先后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1248批次627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培训。
学院可以同时容纳300人入住、1000人在院学习。课程包括现场教学、专题教学、情境教学、访谈教学等。其中,现场教学地点包括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
“现在已经可以预约,年后正式投入使用。”恩来干部学院院长朱钰告诉北青报记者。
记者 孟亚旭